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缆镇语录> 双鱼村的传说(附录故有无相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双鱼村的传说(附录故有无相生)(2 / 3)

不过是人们对于事物自己定下的价值判断,其实 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

因此,在这句话里,老子拿出了六组极容易被人们进行 价值判断、衡量是非、辨为好坏的事物进行对比,并一一道出它们的本质,进一 步说明:所谓的美丑善恶,都只是存在于人们脑子中的价值判断,它并不是事物 的本质,而只是人们投射给它的属性。

这六组事物或状态,人们往往喜欢“有”、“易”、“长”、“高”、“声”、 “先”,而不喜欢“无”、“难”、“短”、“下”、“音”、“后”,但事实 上,它们只是用来说明一些事物,是观察这些事物的不同角度而已,比如:事物 或孩子的产生、事业或事情成功所要付出的努力、物体的形状、杯中的水是否装 满、音乐是否谐和,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而已。这些状态与程度都是中性的,并 42 没有褒贬之分。一直以来都是如此的!所以,人们不要对事物轻下价值判断,这 个好那个不好的,这样,人的欲望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天 道创造与安排好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世界也会一直这样,我们只要与之融为 一体就好,不要出于自身的判断而去随意改变世界!

【阐述】:这几句话,帛书本与通行本差异极大。所以有必要将通行本再拿 出来一一对比一下,看看这些注家们干的好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莫名其妙地加了一个“故”字不说, 然后删掉了所有的“之”、“也”,以及末尾看似多余的“恒也”两字。 还是勉强往骈文的形式上靠的缘故啊!

可这带来了严重后果:删掉“之”字,“相”就变成了副词,读 xiāng 而不 读 xiàng;删掉“也”字,整段文字成为陈述句而非判断句;至于末尾的“恒也” 两字,如果按他们这样的断句去理解,那实在是无法解释的,而且还非常不符合 骈文的特点,所以干脆删除算了——研读圣人的经典,如果是这样的态度,那实 在是遗祸万年啊! “相”字的本义是察看、仔细看,比如相马、相面,在这句里显然就是这个 意思。比如“有无之相生也”,意思是“通过‘有’和‘无’,可以仔细观察事 物‘生’的过程”。以下几句大致也是这个意思。或者,你还可以理解为佛经《金 刚经》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相”,这也是此“相” 正解。

《道德经》表达得非常明确,这六组看似矛盾的词汇,在老子这里,完全是 没有矛盾的。历代注家多将其解释为所谓“对立统一”或“矛盾统一”云云,但 帛书本《道德经》显然不是这样说的,在它这里,所谓的“有无”、“难易”、 “长短”、“高下”、“音声”、“先后”,都同属于一个事物,是事物包含的 不同属性,是观察这个事物的不同视角而已,没有对立、矛盾之意,更不含价值 判断,没有褒贬之意。老子是一贯主张“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 没有道理在这里却列出了六组含有个人价值判断的对立关系来,这只会助长人们 的欲望,是违反老子初衷的。 43 只有这么理解这段话,那么,句末那句孤零零的“恒也”就不再是多余的了。 它的意思是“一贯如此”或“从来就是这样”,再次强调了一下《道德经》的观 点。

套用一下黑格尔的哲学名言“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万物都由道生,其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正如我前文中所举的例子,入侵人体的病毒够坏的吧,人类 肯定会将它归入邪恶一类,但是不,站在地球、自然的角度上,它的存在具有更 高级的合理性,它只是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就如一片草原上,如果“善良” 的羊群太多了,必将造成草原沙化,最终所有的羊群都将灭绝,因此,这片草原 上必须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