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苛捐杂税”的意思是各种捐税分得很细,因此杂、多,“苛政猛于虎”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还是想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苛”字的本义是小草(苛,小草也。——《说文》),大家想想看,小草的特点是什么?广袤的黄土地上,哪怕只有一丛小草,都是最醒目的风景,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那么,在人体上呢,小草会是什么?皮肤病!醒目,以及顽固,就是它的特点。所以,“苛”字的引申义,就是皮肤病(疾痛苛痒。——《礼记·内则》)。所以,在这句话里,苛疾应该是特指皮肤病,当然,是泛指所有发生在皮肤表面的一切疾病,小如疥疮,大如毒疮,以及西医至今无法解决的带状疱疹(民间称缠腰蛇)等等。
联系一下上面刚刚说到的“灾害”一词,大家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不遵从天道,容易招致醒目而顽固的皮肤病呢?反正,我首先想到的是:业障病。
如果,真有一个超越一切的天道存在,还有一本事无巨细的《功过簿》,那么,有人的德性有亏,但又罪不至死,用什么方式提醒他呢,让你暂时代理一下天道,你会选择什么?我的选择就是皮肤病,一则警醒你,二则提醒与你交往的人,三则也可以羞辱你(在民间,白癜风就被称为“不要脸”),四则它的发展相对缓慢,留出时间让你改过,五则别看皮肤病事小,但其实非常难治,也就是说,它可能根本不是被别人治好的,而是你需要自己治疗自己,即改过!
附录:《佛遗教经》质直其心
在上一章节里,告诫修行人要谨防骄慢之心,要放下身段、学会随喜赞叹他人。可能有人要问,处处随喜会不会有拍马屁之嫌?修行佛法要走中道,既不能起骄慢之心,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谄曲之心。
“谄曲之心”中的“谄曲”即曲意逢迎之意。“谄”的意思为奉承、巴结;“曲”的意思为弯转、曲折,即以委曲婉转的违心话来对待他人。
图片
禅门中有一句俗语“直心是道场”,一直都被广泛引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直心”就是没有谄曲之心,绝不是现代人所说的心直口快。心直口快是一种个人习气,问题出在太在乎或只在乎自己的感觉,而不考虑他人,这与修行相违背。
明末高僧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谄曲贪瞋堕地狱, 公平正直即天堂。”若人当下一念谄曲之心,娑婆世界即地狱;若人以正直心来待人,地狱化为天堂。
图片
■音频中相关经句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实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若人诘问答言实犯,复问是罪为好不好?答言不好。复问是罪为善不善?答言不善。复问是罪是善果耶不善果耶?答言是罪,实非善果。又问是罪谁之所造,将非诸佛法僧所作?答言非佛法僧,我所作也,乃是烦恼之所构集,以直心故信有佛性,信佛性故则不得名一阐提也,以直心故名佛弟子。……是名菩萨质直心也。
——《大般涅槃经》
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六祖坛经 · 定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