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三个男子打来电话。
> 第一个也是博士生,但年龄45岁,太大了。
> 第二个是硕士生,年龄37岁倒也相配,但已结过婚,还有个孩子,也不合适。
> 第三个一打进电话便问马丽存款有多少,马丽一听便关了电话。
> 之后,便再也不见一个电话了。
> 拖了一年,马丽又去人缘婚介所。老板说现在社会上博士太小,收高者也不多,降低身份试一试。
> 马丽于是将硕士填了上去,月薪降为三千元。又交了300元服务费。
> 果然,这一下子电话也多了,要求约会的也有三五个。马丽挑了二个满意的相约喝咖啡。
> 先见了甲,甲大学本科毕业,某企业副总。见了面,双方都颇满意,但后来甲一听说马丽是学心理学的,匆匆告别走了。后来,马丽打电话问他为啥,甲说了一个字:怕!
> 又见了乙,乙大学专科毕业,政府机关科级干部,人看上去很斯文,马丽心里有几分喜欢。但第二天见面时,乙便提出要干那种事,马丽拒绝了,再也不见他了。
> 这样又拖了一年,300元服务费又白花了。
> 第三年,马丽想通了,又将“硕士生”改为“大专”,月薪改为一千元。
> 这一下子,电话如潮,要求约会的一个月便有十多个。
> 马丽见了五个,其中二个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事业很有成就,都开了一家小厂,一个在读成人高校,一个在自考。
> 马丽这时才明白:人品好,同学历没有一点关系。
> 后来,马丽又约了杰克。杰克在婚介所登记时也只说是大专毕业,因为有了应聘的尴尬经历。
> 第二次见面时,杰克向马丽讲他毕业后应聘的传奇经历,马丽听了大笑,也将自己的征婚故事讲了,杰克也大笑不止。
> 马丽说,我们真是天涯沦落人啊!
> 杰克说,你研究了一辈子心理学,硬是不知道学历文凭对人有什么影响。
> 于是二人走到了一起。
附录:《宝积经》38
第三十八期
【宝积经 | 经文】
尔时,须菩提问诸比丘言:“汝等去至何所?今何从来?”
诸比丘言:“佛所说法,无所从来,去无所至。”
又问:“谁为汝师?”
答言:“我师先来不生,亦无有灭。”
又问:“汝等从何闻法?”
答言:“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
又问:“云何闻法?”
答言:“不为缚故,不为解脱故。”
又问:“汝等习行何法?”
答言:“不为得故,不为断故。”
又问:“谁调伏汝?”
答言:“身无定相,心无所行,是调伏我。”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修学历程。
看到五百比丘去而复返,大家感到非常奇怪,尤其是须菩提,刚才佛陀让他去劝导比丘们回来,自己因为无能为力没有敢去。
现在五百比丘却自己回来了,这里面一定有缘故。因此,须菩提就问他们:“你们刚才去往哪里?现在又从什么地方回到这里?”
众比丘答道:“佛所说法,无所从来,去无所至。”须菩提又问:“谁是你们的师父呢?”众比丘答道:“我们的师父如法性一样,本来不生,也没有灭。”
又问道:“你们从什么地方闻法而悟入呢?”众比丘答:“我们不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