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口渴感并使患者舒适为宜。
6. 摄入适量的矿物质心力衰竭患者的尿镁排出增多,镁的浓度降低进一步加重病情,并诱发洋地黄中毒,因此需要增加镁的摄入。另外,注意补钙,钙与心肌收缩性密切相关。限制钠盐的摄入,为了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饮食在烹调时食盐控制在3g,其中副食含钠量应小于1500mg\/d;无盐饮食在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主副食中含钠量小于700mg\/d;低钠饮食在烹调时除了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全天供给的钠量小于500mg\/d。当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量以预防低钠综合征的发生。钾的量3-4克,钙的量为600-800毫克,镁元素的补充。
7. 补充充足的维生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给予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保护心肌功能。
食物选择要点:
1. 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心力衰竭时肝脏及消化道淤血,消化能力减弱,应选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如主食的米饭及面条等应软而烂,副食的肉类应选择瘦嫩的肉类,如瘦嫩的猪肉、羊肉等,可将肉剁成肉末,或做成肉丸子、肉饼蒸蛋更为适宜;水果和蔬菜应选择食物纤维含量少的,切碎煮烂后食用;豆制品应选择加工成豆腐、豆浆等易于消化后方可使食用,避免整粒豆类不易咀嚼和消化。
2.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过饱引起胃肠过度充盈,抬高横隔肌而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等不良后果。选择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类、鸡蛋清、瘦肉末、碎蔬菜、水果、面条、馄饨、粥等,不宜过热过冷,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宜用力过大。
3. 低脂低胆固醇,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避免饱餐,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可诱发心肌梗死,可能与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凝集而导致血栓形成有关。因此,不仅要减少总脂肪的摄入,降低油脂的供给,减少胆固醇的摄入;而且饮食中要适当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的比重,尤其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深海中的海产品等。
4. 多使用维生素及矿物质充足的食物多食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草莓、香蕉、梨、橘子等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保护心肌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补充钾及镁,因慢性心力衰竭均有继发性高醛固酮症,用排钾性利尿剂和洋地黄等,使胃肠淤血、食欲减退、钾盐摄入量减少,故应选择含钾较多的食品,如干蘑菇、香蕉、桂圆、紫菜、川冬菜、荸荠、红枣、香菜、香椿、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及谷类等含钾丰富的食物。
5. 注意食物的含水量选择食物时尽量选择含水量少的食物,烹调方式选择上尽量减少汤、羹等液体含量多的菜肴,同时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也应计算在一日液体摄入量中。
6.限产气食品减少食用或不食用易产气食物, 如红薯、板栗、萝卜、豆类等。
7. 日常摄入无法满足需要者,可结合患者自身疾患选择口服营养补充(ONS)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改善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