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上过后,张苍再看扶苏,每次都觉得太子真的是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啊!
张苍这时候不敢直接出来批判法家,但是他希望扶苏能给他点明确的信号。
“太子心中怀仁,所以才会对儒家学说里的某些内容感兴趣。”
这句话说出来时,张苍莫名脑子里一个激灵。
内圣外王。
当一个心怀仁义的人,坐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这不就是师父所追求的治国的最理想状态吗!?
“只是不知,太子是只想要用儒家里的一部分内容,还是取其核心呢?”
扶苏坐定,自从打定主意要修改秦国的治国思想以来,他几乎找不出比儒家更合适的思想容器去承载囊括未来大一统的帝国权力体系。
“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是取用一部分,还是取其核心。决定这些事情的,是到底哪个更管用。”
“如果儒家还是像一百年前那样,那取用这样的学说,就是亡国之道。”
扶苏的话抨击着张苍。
“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能够让维系国家安定,帮助百姓安居乐业的,就是我所心仪的。哪怕,全部使用儒家的体系,我也在所不惜。”
扶苏双目如炬。
张苍看到太子心意这么坚定,也为其决心和魄力打动。
“这么说,太子是真的想要重用儒家了?”
在秦国生活了这么久,张苍越是感觉到秦法家滥用权力,过度用法,压迫榨取民众,他就越感觉,自己师傅说的是对的。
“问题是,我现在只有一个人,没人能帮我完成这样的事情。法家固然弊端多,可是比起儒家来说,就算有着再多致命的弱点,缺漏,它也仍旧是我的首选。”
“儒家就好比是传说中的太阳车,固然光明,可是毕竟是传说中的。可法家固然是劣马驱动,车轮破败,覆压百姓,可是它能让马车跑起来,而且跑得飞快。”
“君王要选取哪一种思想学说来治理国家,不是看君王能根据学说来量身打造出一个怎样的国家,而是看那些士人能不能把自己的学说改造成辅助马车奔跑起来的车轮。”
“谁能让马车跑起来,跑得快,就用谁家的学说。这就是王道。”
张苍也是满腹学识,遇到太子扶苏,终于有了贤能之人遇到明主的感觉。
他顿时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张苍认真说道,“先师认为,君主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臣愿意为太子担保,只要太子有意重用儒家,可以既王且霸。”
听到了张苍给予自己的回应,扶苏终于也露出喜色。
这些日子,他都为这件事愁大了。
好在张苍终于把这件事给答应了下来,也算是解决扶苏一块心病。
要去找个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治国思想主张的代理人,真的是很难。
首先需要这个人自身有很高的学问,其次需要他有敢做领头羊的胆量;再次,他要很有名。
就因为这些,扶苏锚定了张苍。
“我一直都很喜欢欣赏荀卿的学说。因为荀卿看到了儒家学说的许多不切实际之处,让我最佩服荀卿的也正是这一点。荀卿毕其一生心血,都在做这件事。”
“最后,他把提出了一个主张,就是把礼当做一种制度。要让礼作为一种成文化的制度,当然需要执行者,或者说将之教化予民众者,那么这是由谁来进行的呢?就是“师傅”。”
“所以荀卿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尊重老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