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啊,姑娘家识文断字,心就不会局限在小小方寸之地,能见识更过风景。”白淑仪有些感慨,帮她把对联卷好捆起来。
外边天色不早,金芽拒绝了她留饭的好意,跑去城门赶牛车。
动作慢的话只能走回去了。
等到春联挂起来的时候,河边池塘竣工了,河堤也建好了。
刘大全给所有人结了工钱,花了差不多八两银
子。
李强那事儿之后,做工那些人更老实了,每天默不作声干活,也不怎么聊天,跟村里人也不再像之前那般亲近。
两边都起了隔阂。
刘大全送人去村口,金芽没跟着,转道去了河边看新挖的池塘。
估计李强也不会想看到她,正好节约她的时间,他们也走得痛快些。
池塘占了足足有十二亩地,底下不算很深,放满水差不多到刘大全脑袋高一点。
眼下里边全是烂泥,旁边连接河的水渠用几块大石头封着,到时候春汛了再把石头挪开。
金芽摸了摸下巴。
既然有了池塘,养鱼,养鸭子,种荷花吃莲藕都可以安排上。
不知道永安县城能不能买到莲子。
怀着美好的设想回家,温氏满脸喜色招呼她过去,掏出一个信封。
谁会寄信来?
心里冒出一个猜想。
金芽接过信封一看,猜想成真了。
白羽寄过来的。
“快念来听听。”温氏催促。
金芽展开信纸,清了清嗓子快速念了一遍。
信纸也就两页。
白羽报了个平安,他们已经到了白巡抚老家衢州,在白府一切都好,白云上了白家的家学,每天都很想念金芽和温氏,还亲自画了两个
人的画像挂在房间里天天看。
末尾还说明年夏天可能有机会来一趟永安县。
温氏又是欣慰又是惆怅。
白云在饶和村只能成为一个农家妇或者厨娘,回舅舅家能当成大家闺秀来养,以后嫁个好人家当夫人。
可惜,女孩子大多困在后宅,以后只怕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金芽收起信纸,有点不满。
白羽这小子半点自己的事儿都没有提及,除了寒暄的话就是讲白云。
“娘,县城里有送信的地方吗?”
“有啊。”温氏想了想,“县城东边槐花巷第二家是个商会,经常有商队去外地做生意,顺路的话捎带信件只要两文钱。你要写回信?”
金芽点点头。
收到了信自然要回,一来一回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要是有手机就好了。
温氏懊恼道:“早知道叫送信那人等一会儿了,直接把信交给他,还能早两天到小云手上。”
“没关系,既然人走了咱们就慢慢写,到时候我去城里托商队送一趟便是了。”
不过,温氏也没有多少时间惦记信的事儿。
家里人冬天的鞋袜里衣外袍还没做完,各个亲戚家串门拜年的礼还没有准备好,过年前有得忙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