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你说这会儿要这些人冒着得罪了朱肃的风险去将这件事情拦下来?
别逗了,谁能招惹起朱肃啊?
因此这次的议事可以说是异常的顺利,几乎所有人都默
认了这个衙门要成立嘛,所以想出来的举措也大多是针对着这个新成立的衙门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的朱标只要将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拿过去给老朱看一眼,这件事情就算是有结果了。
然而嘛,事情就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殿下,成立一个衙门的事情乃是大事,要不要咱们再从长计议一下?”
看着一脸严肃的站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对着自己行礼的刘璟,朱标瞬间就头疼了。
不是,我都已经想办法把你派出去才召开这个讨论的啊。
结果你这么快就已经回来了?
然而这个时候的刘璟好像是没有看到朱标的目光一样,依旧是侃侃而谈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殿下,农业乃是朝廷的根本,若是成立了商部,到时候岂不是意味着朝廷要抛弃农为本的政策了?”
对于博学的刘璟来说,这样的变化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这可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农为本的政策啊。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项政策,这才维持了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这么多年的繁荣啊。
要是朝廷成立了商部,这不是就意味着朝廷几乎是向整个大明表
明,以后的商人们会受到国家的支持吗?
相比于种田这种要靠天吃饭的产业,虽说经商可能要对面各种天灾人祸,但是这里面的利润,又能有多少人会动心呢?
若是这些人成功了还好,可是若是这些人失败了呢?
就以大明现在这个百姓的数量,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种田,只怕到时候会饿殍满地啊。
面对着刘璟这个犟种,朱标尽管头疼,但是也不得不耐心地给刘璟解释:
“刘爱卿啊,这件事情只是试行,若是到时候的效果不好,我们可以随时取消的嘛。”
“现在的江南地区商人不少,若是不好好加以管理,只怕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祸不是福啊。”
朱标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毕竟这会儿的大明京城之中刚刚经历了一场商人们大量离开的风波。
即便是刘璟,都不得不承认,大明确实是需要好好管理一下这些商人们了。
只不过吧,就在朱标以为这事儿这时候已经解决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好像想的有点简单了啊。
比如这会儿的刘某人忽然抬头询问道:
“那不知殿下打算让何人来担任商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