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时候能将百姓们手中的工具给更新一波,那对于百姓们来说,不就是能让他们生产更多的粮食了吗?
听到了徐达这么说之后,汤和的思路也一下被打开了啊。
“如果是在南方,是在苏杭之地,能两年三熟也行啊。”
“可是北方毕竟是一年一熟,更何况诸如西北等地,有些地方实在是不适宜耕作,倒是不如让他们去经商呢。”
从自然条件上来说,如今的南方自然是更加适合耕作。
无论是从热量降雨方面来说,还是从地形方面来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起北方来都要优越上不少。
当然,北方也不是没有足够合适耕种的地方,比如中原地区浩浩荡荡的平原。
但是在这两个地方之外,其他地方的收成可就没有这么可观了。
像是西北等地,若是家中地少一点,哪怕是辛辛苦苦的忙碌一年,也未必能依仗着家中的土地吃饱肚子。
因此在这些地方之中,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耕地,倒不如为百姓们重新找些出路。
听到了汤和这么说之后,哪怕是李善长,一时间也是有些词穷!
毕竟现实情况摆在这里,哪怕是李善长再想坚持
以农为本,这会儿的理由也不够充分了啊。
“商人狡诈,若是允许他们大肆发展,到时候还有大明的士农发展的余地?”
汤和眼皮子一抬:
“既然你都已经觉得商人狡诈了,那不是更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去管理他们吗?”
李善长一时间有些哑口无言了。
虽说这些年之中,自己负责政治,军事后勤方面的机会比较多。
但是也不意味着这几位就完全不会去触碰这些方面啊。
尤其像是汤和这种,你要让他从大义的方面来说服自己吧,汤和确实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这个人吧,歪理一套一套的。
你要说他说的完全没有道理吧,那不至于。
可是你想他说的若是多有道理,就凭着汤和的知识水平,确实是有点高看他了。
因此这会儿的李善长是真的懒得去和汤和争论了。
朱元璋高坐在皇位上,冷冷地看着下方的其他人:“那你们的意见呢?”
听到了老朱的问话之后,冯胜倒是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低着头咳嗽了两声,表示按照自己现在的身体状态,能过来参加这个御前会议都已经是给老朱面子了。
至于给意见什么的,那还
是算了吧。
这位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傅友德却开口了啊。
“我不知道到底是经商好,还是种地好,但是前段时间之中的军粮,可是一群被周王殿下派遣的商人们给送过来的。”
虽然听起来傅友德的这话不偏不倚,但是实际上还是有所偏向的。
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纯粹的武将,傅友德可管不了这么多。
既然这会儿的老朱让他说,那他就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呗。
听到了这几位的话语之后,老朱点了点头,沉思着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决定。
可是这会儿,沉默了有一阵的李善长却再次开口了。
“陛下,可莫要忘了当年您起兵的缘由啊。”
听到了这话之后,老朱的脸上涌出来了一抹深深的忧虑。
是啊,当年可是因为吃不饱肚子,所以自己才带着几个人去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
若是这会儿的真的动了农本的地位,若是到时候出现了吃不饱肚子的情况,只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