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别说,这个时候的大明之中,还真有一个能带领大明走向富裕的能人。
李善长!
只是吧,这个人吧,老朱自己都有点不放心他!
老家伙的能力确实很强,毕竟当年老朱的后勤可都是靠着李善长来保障的。
说他就是老朱的萧何也不为过啊!
只是这老东西太过于谨慎了啊!
要知道,当年的胡惟庸案件的时候,老朱可不是没有让人去调查过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的关系。
可是无论老朱怎么明察暗访,还是派出锦衣卫去调查,最终得到的结果都只有一个。
虽说胡惟庸的上位离不开李善长的举荐,但是在胡惟庸上台字后,这两人之间还真没有太大的联系!
如果说他收了李善长的礼物,或者说和李善长之间有一点点联系,老朱都觉得很正常!
毕竟这位对于胡惟庸可是有着知遇之恩的!
就胡惟庸那个会做人的程度,你要说他不想报答李善长?
这多少就有点扯了吧?
你要说李善长拒绝一两次也确实符合他的性格。
毕竟老李这个人再怎么说他的不好,可是他也是个读书人啊!
该有的风骨什么的,也绝对不会少啊!
可是要
是这么拒绝的太多了,那就有点太过于刻意了吧?
这种做法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来历史上的一个名人!
司马懿!
所以前世的时候,老朱临了的时候,哪怕当时的胡惟庸已经七十多了,但是老朱仍然带走了胡惟庸。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司马懿的话,估计这时候的老朱也不会对已经七十多的老头这么不放心!
不过这下好了,唯一一个能用的自己不敢用。
再培养一个?
别扯淡了,这会儿的老朱知道,自己也就十多年的时间了。
哪怕是因为朱肃的医术受益,比起上一世的时候再多活个三四年。
可是用二十年的时间去给自己的儿子培养一个宰相之才?
老朱自己倒是觉得这买卖挺合算!
然而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哪怕是老朱自己愿意花费二十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培养出来这样一个选手啊!
否则为啥历史上能名流千古的大臣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呢?
就拿现在的朝堂来说,在这会儿的朝堂之中,老朱压根就不奢求现在的户部能做出来什么太像样的成绩。
至于推广洪武货币的事情,老朱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让曾泰做出像是朱肃一
样的成绩来,只求他不把这件事情给搞砸都算不错了。
事实上,老朱这会儿的猜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虽然说这会儿的推广洪武货币的权利已经全部交到了户部的手中吧,但是这会儿的户部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啊!
第一个对于曾泰来说比较难为的情况就是户部内部的事情。
首先,虽然老郭那会儿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户部做出来什么成绩吧,但是好在人家的要求本来就不高。
作为户部的一员,只要能按时点卯,将一些按照惯例应该完成的事情给做好,老郭这个人就不会有其他的事儿!
至于说能力之外的事情?
别搞笑了,像是老郭这种只是想着能够平稳地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下去的人,怎么可能会想着去做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这属实是有点难为他了!
因此尽管曾泰上任户部尚书的时候,支持的人有不少,甚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