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尸体吗?”
这些兵士虽不知石泉的身份,可见他骑着马,身后又有百名骑马护卫,定不是寻常人。
于是老实回答道。
“今日一役,我楚军跟着驸马殿下,少说也杀了上万人。”
“横尸遍野,血流成河,那场面,可怕极了。”
“殿下说尸体不能留在野外,否则会滋生什么细菌、病毒,令我们挖坑将尸体全部扔进去,最后一把火全烧了。”
对于这个回答,石泉感到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赵鼎只是个有些能耐的将才,没想到还知道战后如何善后。
赵鼎此举没错,古往今来,凡是大规模战争发生的地方,都会在战后不久出现大的瘟疫。
因为死尸堆积于地面,久而久之,瘴疫之气横生。
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瘟疫便蔓延起来,非得死上千万人,把几个郡县的百姓死得干干净净,这瘟疫才能止住。
赵鼎命人将死尸扔进坑中,而后一把火烧个干净,此举恰好和石泉的做法不谋而合。
想到这里,石泉对赵鼎是越来越满意了。
他又问向这些士兵。
“那战死的楚军将士埋在哪里,我能去看看,给他们上一株香吗?”
楚人、晋人同文同种,风俗都是魂归故里,入土为安。
但将士们征战在外,家乡远在千里,甚至数千里外,无论如何尸体都没办法运回去。
只能就地掩埋,立下一座石碑,供后人来此祭奠。
人心都是肉长的,死去的楚军都是袍泽兄弟。
听到石泉要去祭奠,这些士兵岂会阻拦。
“大人,驸马殿下差人修了一座墓,好像叫什么公墓。”
“这场战役中战死的弟兄们都埋在了哪里,刚才我见工匠正在雕刻石碑,这会儿应该已经立了起来。”
“多谢。”石泉拱手道谢,随即转身。
可就在他要翻身上马之际,那名士兵却叫住了他。
“大人,您能不能帮我上一柱香?”
“我叫丁小二,我的弟弟丁幺儿也死在了这场战役里。”
说到这里,这名士兵的脸上落下两行泪水。
石泉的动作瞬间停滞,扭过头,看向名叫丁小二的士兵。
“放心吧,我一定替你祭奠。”
骑上马背,石泉领着护卫们赶往公墓。
半路上,他却拿出百两银子交给一名长随。
“拿着这些银子,去买些香烛、美酒、肉食来。”
“为我大楚战死沙场的将士值得好好祭奠一番。”
前往公墓的路上,石泉神色凝重。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再小的战争也不例外。
只是不知道,这次战役在赵鼎的指挥下,伤亡了多少人。
如果伤亡惨重,即便胜了也没什么好夸耀的,不过是拿人命染红自己的官袍。
石泉最瞧不起这样的人了。
在他看来,合格的将领、统帅,应该做到用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
反之,若伤亡大,战果却小,无论结果如何,都说明此人能力不足,不够称职。
来到原野上拔地而起的公墓,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口一座巨大的坟包。
见到这座坟包,石泉两眼一黑,差点从马背上栽下去。
楚军中的惯例,死者越多,就需要立越大的坟包。
其实坟包的大小,也代表了死者的身份。
如帝王陵墓,坟包犹如山丘耸立。
将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