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既方便管理,运营起来也正规得多。至于结果,便是你看到的汉赵公司了。”
“原来如此。”
高程没有深究公司是何物,而是向赵鼎开口寻求帮助。
“有外地客商找我购买葛布,承诺可以按照每匹一两的价格购买,而且每匹布还能给我一钱银子的好处费。”
高程话还没说完,赵鼎就忍不住打断他。
“最近我的人发现楚人在不断往北调兵,你可得小心点,千万别把
物资卖给了楚人。”
“万一坐实了资敌的罪名,不仅你要抄家灭族,整个顶山郡的百姓也要跟着倒霉。”
华夏人一向最讨厌叛徒,喜欢用最残酷的刑罚处置他们。
赵鼎难得碰上高程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又有能力的郡守,不想见到他一个跟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
高程摆了摆手。
“您放心,我还不至于蠢到这个份上。”
“我派家中老仆去打探了,这些人来自我晋国北方,不是冀州就是沧州,总之一定是晋国人。”
听到这个回答,赵鼎才放下心来。
“这就好。”
“晋国生产葛布的地区不少,即便那些人买葛布是为了造反,也牵扯不到你的头上。”
赵鼎万万想不到,今日的对话竟然会一语成真,在不久的将来应验。
“下官今日前来,为的还是改良织布机。”
“您之前叮嘱我,要运用百姓的智慧。于是我张贴告示,赏银百两,终于找到一位能工巧匠。”
“他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竟能让织女同时纺织两匹葛布,令织布效率大.大提高。”
几乎是一瞬间,赵鼎就在脑海中幻想出了这台新机器的模样。
更加宽大的机体,几乎是将两台织布机拼凑到一起,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
若是能将无数台织布机
组合在一起,再用蒸汽做动力,恐怕一个人的生产力就能比得上之前几十个人。
此时此刻,赵鼎竟有了开设织布厂的想法。
“可惜我顶山郡没什么能工巧匠,所以没办法大规模制造这些织布机。”
“下官便想着来求助殿下,借助您的工人来制造新式织布机。此事若成,便能造福顶山郡十数万百姓。”
凭借着对赵鼎的了解,高程觉得自己的请求一定会被答应。
可这一次,他失算了。
“高郡守,我倒有个好主意。”
“干脆我在顶山郡建设几家织布工厂,雇佣妇女们来此织布,雇佣青壮们为我获取原料。”
“如此一来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还能加速织机的推广。”
赵鼎打算亲自参与葛布的制造了。
高程推广织布机的办法十分稳当,缺点则是效率太低。
想要让全郡百姓接受织布机,并成为当地织布产业中的一员,恐怕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办到。
而且织布机的出现仍旧将妇女束缚在家种,做不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赵鼎思前想后,认为自己既然来到了顶山郡,就应该干一票大的,让这片落后的土地焕然一新。
而自己也能从中收获民心,收获数不清的利润。
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机会,错过了就再难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