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法海穿越唐三藏> 第437章 大日如来挖墙脚,三藏海慧明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7章 大日如来挖墙脚,三藏海慧明王(2 / 4)

消息,说师父已经将真经取回了长安,但师父只是在长安呆了八日之后,便又返回了灵山。

至于说回去做什么.其实也没有个准信。

又说师父取经结束,造福三界,功德无量,佛祖要敕封师父;也有的说师父要向灵山诸佛请教佛经另外还有一些更不着边际的传言,小象都没有放在心上。

相对比起来,还是以上这两个更加可信一些。

原本还打算向普贤菩萨请教一二,只是普贤菩萨走的快,小象还没来得及问,菩萨便已经连背影都看不见了。

自普贤菩萨之后。

大日如来仿佛抓住了诀窍,以当年赠于三藏之《心经》为题,与三藏辩经。

而与其说是辩经,倒不如说二人以对《心经》的感悟,相互印证。

场面还是比较的和谐的,毕竟大日如来与三藏还有些交情,更没必要弄的剑拔弩张两人辩经,也让在场的众僧获益良多。

即便是二人收场之后,便是连带着佛祖在内的众僧,也尚且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短短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可谓言简义丰,词寡旨深。

但不论是三藏还是大日如来,皆能从中得出自己一种不同的感悟,听之令人豁然开朗。

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只此十数字,便能无限向外扩散,更引得诸多旁论,令人沉醉。

孔雀大明王见猎心喜,半途而入。

以自身成名之卷《大孔雀经》为基,也加入到了论法之中,因为他受大日如来邀请,加入密宗,成为密教护法明王之首,故而.三言两语之间,便将经辩的内容引入密宗教法之上。

密宗的教法,其实在灵山一向不受重视.

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若是佛法不够高深者擅自修行,极易堕入外道,则遗祸无穷。

故而,一些不明所以的僧人对密宗为畏之如虎,甚至说其是邪魔外道,不是正途,难成正果。

因此,即便此刻端坐于大雄宝殿之中的诸佛与菩萨,修行密宗之法者,也是寥寥无几。

对此,密宗其实也很难辩驳,因为确实有些邪魔外道打着密教的名义招摇撞骗,再加上密教教主大日如来此前自锁浮屠山千年形成这样的局面,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但似佛祖、观音菩萨以及孔雀大明王此等境界修为高深者,却早不限于一门一派,几乎可以说是样样精通.因此,当辩经的内容转变为密宗佛法之后,除了他们少数几位之外,大多是僧人.只能听得个一星半点。

甚至明明有些词语,从他们口中说出来是一个意思,可听到他们耳中,全又觉着完全不同。

不多时——

三人身后各显异象。

大日如来脑后升起一轮金阳,夺目耀眼,燃起金乌佛焰;

孔雀大明王菩萨身后五色神光轮转,叫在场众僧心里齐齐一紧,生怕这身光刷下来,把自己刷走;

而三藏身后则宛若大海浩瀚,汹涌澎湃,无边无际.又响起阵阵雷音轰鸣,似在诵念那三藏经文,细听之下,却又有不同。

佛祖聆听片刻,心说:三藏见道矣。

这应该是三藏根据自己佛法感悟,于那无字经上,所书之真经。

少顷。

三位高僧收了神通法力,大雄宝殿之上的异象,也就此散去。

大日如来双手合十,向三藏说道:“三藏佛法之深厚,不在贫僧之下.不知三藏可愿来我密宗,任一尊护法明王之位?”

不得不说,三藏是才,确实令人心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