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科考(九)
顾烨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娘,父亲,我就是做了一个梦,才会写出这首诗,并非动情。你们误会了。”
顾秋蓉道:“误会了吗?”想起他病中昏迷倒是常说梦话,莫不是因为安然那丫头,看顾烨镇静站立,她没有戳穿。
可他能够写这首诗连自己的名声都不顾。顾秋蓉到底有些担心,“烨儿,你若真有了动心的女孩,不必藏着掖着,父母亲能够替你做主。一门亲事罢了。”
顾烨微笑,“的确没有。”只因安然还太小,谈什么婚事,出生礼仪之家,多少知道他现在有这样的念头是不对的。
长孙无忌和顾秋蓉没再说什么,看着顾烨坦然离开。
与安然想象一样,顾烨的这首诗太火,一出门就能够听见路人在讨论顾烨。诗作如人,路人讨论更多的是顾烨的为人,还有的说顾烨可能喜欢上了哪家姑娘。
安然知道顾夫人没有去哪家上门提亲,所谓的喜欢哪家姑娘纯属扯淡。在顾烨看来,时间日久,流言会慢慢淡去,并不把流言当一回事。
九月金秋,安然来到赵国府当值,顾烨道:“安然,我觉得你除了学教养,还需要学其他,如弹琴和跳舞。”
“为何?”她跟着孔嬷嬷学习,平时又要做女红已经很累了。
“很多事情要在小时候就做好规划,长大后才不会手忙脚乱。我有意让你变得更优秀,不好吗?”
“也不是多不好。就是你怎么不找周莹姐姐或者颜回姐姐,只找我呢?”
她问到了关键,他道:“我要你学就学,要你话多。你主子优秀,你能够拖后腿吗?还有,你是我养大的,若未来去给别人做事,我定当不轻饶。”
顾烨又道:“别当我不知道你这两年做了什么,上次说长孙家宗祠又大又空,请求在宗祠里种树,现在卖柴挣多少了?”
若说去年在沐春堂外种枇杷树是心血来潮,但在赵国府宗祠种榆树就是她特意规划。长安缺柴薪,这是她观察到的,家里有生意头脑的不光她一个人,有一天她看见安枝晋悄悄拿锄头在宗祠的院子里挖沟种东西,原来种的是榆树种子。
一般人看见这幕只当安枝晋头脑发热想种树,但安然和安枝晋想到了一块儿,种榆树是为了未来收柴。当年春天种下,秋天就能够有收获。
安然依样画葫芦,求顾烨将宗祠的院子借她种树,她每天离开赵国府前就去浇一次水,这水每天浇一次就够了。施肥也不必天天施。
今年秋天,榆树有数千余株,每一株大约一尺长,安然砍下旁枝,直接卖给赵国府收柴的下人,稍微比市场价低一点卖出来,下人也能够从中赚一笔差价,下人们开心,她也开心,是相互受益,有利益关系,安然跟下人的关系自然变好了,都不需要相互套关系。
这段时间天气阴冷,接连大雨,柴薪好卖。
“每捆干柴也就十几文,总共一百捆,共一千多文,差不多一贯钱多点。”
一贯钱就是一两银子,赚钱并非那么容易的。他们安家是生意已经起来,是商界顶流,又是皇商,造成钱好赚的假象,底层商户其实日子很难,每年交的税都比农户交的税更多。
但是一两银子对普通人家特别她这样的小孩来说已经是巨款。
“你辛苦折腾大半年就一两银子。跟着我不好吗?吃穿不愁的。”
安然小声嘀咕:“又不可能在你身边待一辈子。”
“你说什么?”
“阿翁他希望我未来经商,公子,就连初礼都知道到了年纪要嫁人,如果我到了出阁的年纪还留在赵国府,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二十岁以后,三十岁呢,我不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