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的话,触动了刘中南,人是群体动物,是需要领头者的,学生也一样,需要树立偶像,正确引领他们。
刘中南决定,这次三模成绩出来,他就把薛清清的成绩拿来当榜样:“老主任,我把你请回来果然是对的。”
“都当校长了,还那么贫?”教导主任把老花镜摘下来,放进口袋:“现在你不用逮人了吧?说说吧,这个社会考生是你的孩子?”
“怎么可能?我能生出这么大的孩子吗?”刘中南的脸一红,他和妻子的孩子才上初中:“这是我预定的师妹!孟教授和苏教授的外孙女。”
教导主任略微诧异:“他们的孩子怎么不留在身边,居然在东城这么个小地方?”
刘中南推着教导主任的肩膀,把她带进校长办公室,关上门之后才说道:“二十年前,不是齐首长家里丢了一个孩子吗?就是这孩子,她被人偷到东城。最近才找回去。”
“原来是这样,”教导主任心里对薛清清多了几分说不上的疼爱:“本该是凤凰,尘埃也挡不住一飞冲天的羽翼。”
“那可不,这孩子能耐大着呢,拐走她的人,没叫她上学,这孩子自己折腾出了一番事业,就算是她不顶着家庭的黄金身份,她自己就是荣耀的名字。”刘中南拿出几张特意收藏的报纸。
报纸上正是薛清清获得的荣誉,被质疑,被证明清白的过程。
二十出头,创立崭新的农业种植模式先河,引领了新的生产模式。她的清砚联合生产公司的模式,目前为止,是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一家。
教导主任重新拿出老花镜戴上:“这些内容,我都看过,原来都是这孩子啊,被人污蔑,她不气馁自弃,获得荣誉,她不骄不躁,是个好孩子。”
“那是当然,”刘中南引以为傲,得意的语音不由自主的上扬。
至少校长和教导主任,两个人感觉薛清清这次前五十名又稳了。
一座崭新的工厂拔地而起,林玉雪去参加考试,并不在工地,贺建山叫人去办工厂的手续。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新的工厂揭开了牌子。
晴现食品厂!
生产线运到,安装,试运行。
等林玉雪三天考试考完,食品厂试验加工的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
在厂长办公室里,林玉雪,贺建山和几个负责原料采购,负责生产的人都在。
几个人围着办公桌。
办公桌上摆着几个不同包装的兔丁,鸡爪。
“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味道不用跟别人的一样,一家一个味道嘛,凡是不可能尽善尽美,你们也尝尝!”贺建山叫其他人一起尝尝桌上的东西:“如果大差不差,就开始正式生产。”
一群人对比过之后,敲定了生产方向。
林玉雪说道:“东城范围内的乡村多是养兔子的和养鸡鸭的,我们的材料应该不会缺。我们把市场上的原料全部抢购完。叫对面的,买不到原料。”
她想,薛清清买不到原材料,再好的厂子都是在自取灭亡。
负责采购原料的采购科科长说道:“我们有两条生产线,全力生产,以东城的现有量,也只能维持我们一家。”
反正叫薛清清买不到原材料就好,林玉雪追问道:“你说的是市里的,连同周边的乡镇,我们厂子能吃下所有现有量吗?”
采购科科长看向贺建山,贺建山微微颔首,得到贺建山的首肯,采购科科长说道:“乡村的原材料太过分散,上门去收购增加的是额外的费用,一直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我亲自带人去乡村收购,当先是保证我们有原料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