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想来,朝鲜王应该已经年逾六旬了吧?”
“回禀大皇帝,我王如今已经六十三岁!”
“朝鲜王如今已经是花甲之年,可却还要统领朝鲜,抵御外敌,再加上之前倭寇一直在朝鲜兴风作浪,他的身体因此欠佳也是常理。”
“朕的宫中还收藏有不少的灵药,其中有些全都是各地藩王进贡而来,朕的身体还算康泰,等你离京之时就带一些这宫中的灵药回国,也好给朝鲜王调理一下身体,略表朕的心意!”
“多谢大皇帝关怀,我王知道大皇帝的这番苦心,一定会感激涕零!”
“将军说的太客气了,我大明与朝鲜睦邻友好,虽然有着从属之称,可是两国素来如同兄弟,向来没有任何隔阂。”
“之前扶桑倭寇在朝鲜频频作乱,这件事情也是我大明后知后觉,这才没能提前干预此事,致使朝鲜百姓受到了倭寇骚扰。”
“等将军回国之后,还请将军向朝鲜王说明此事!”
朱棣拿出了相应的态度,也算是礼贤下士。
而在听到了朱棣的这番话后,李明浩的脸上也不禁流露出了笑容。
“大皇帝的叮嘱,我一定会和我王说明,其实微臣这次前来还有一件事情想和大皇帝商议!”
朱棣闻言微微点头:“将军有话尽管直说!”
“我王这次派遣微臣前来,是希望大皇帝能够发兵扶桑,借此机会当凭周边祸乱。”
“我王知道扶桑倭寇之前也一直在贵国的浙江沿海地区兴风作浪,认为倭寇之患不能不除,否则日后必将酿成大祸。”
朱棣伸手轻捻胡须,同时淡淡开口说道:“这件事情朕也的确有所考虑,但是说句实话,想要荡平倭寇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且不说我倭寇我大名远隔重洋,就单单是辎重给养就难以跨海运输。”
“更何况我大明如果真的要派遣军队出海作战,那就需要派遣比对方多出数倍的军力,两国海上距离实在太远,这一路上沿途漂泊,也没有地方可以落脚,如果派遣军队出征,那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
朱棣作为古代最顶尖的战略家之一,他的眼光的确十分毒辣。
这番话一说出口,陈默和李明浩便全都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朱棣之前的确曾考虑要发兵扶桑。
若不是有过这方面的考虑,那绝对不会将问题分析的如此透彻。
而这也恰好引出了李明浩接下来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