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她都不会梳。
等她打开房门,门外嘻嘻哈哈的说话声和做工的声音,响成一片。
她的大舅吴大牛,和大舅公李东海表叔李大顺都来了。
“小妹,小妹,快跟我来。”
莫玉还没来得及跟他们打招呼,就被三丫拉走了。
“姐,什么事那么急?”
“好事,小妹,你看!”
三丫拉着莫玉走到屋子后面,在新弄的菜地旁边,用木头竹子圈了一块地,上面盖了一个棚子,里面放的就是最开始捉回来的兔子。
里面隔开的一个隔断里,一只母兔横卧在地上,肚皮上有几只毛绒绒的小家伙在一拱一拱的找奶吃。
“呀!这只母兔生了!”
莫玉高兴起来,仔细地数着多少只。
“我数过了,五只。三只灰的两只白的。”
莫玉一数,还真是。
“这只生了,另外三只也快了吧?”
“应该快了,最近两天也像这只头两天一样,烦躁不安,喂草也不怎么爱吃,还特凶。”
“是吗?那就在这两天了,可得留意点儿。”
“放心吧,我一直盯着它们呢。要是每只母兔都生五只六只,那得……”
三丫数了数手指头,发现不够用了,不由得抬眼向莫玉求助。
明知道小妹跟她一样没有学过,但她下意识的就认为她会。
“要是每只母兔都生五只小兔子,四只母兔就有二十只小兔子了。”
莫玉好笑地说道,姐姐不会数数很正常,因为哥哥姐姐都没有上过学,没人教过。
“哎,小妹你在哪里学的数数?”
三丫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兄妹几个都没有上过学,凭啥小妹就会呢?
“额,这个……”
莫玉大意了,她刚才完全没有想起,古代的她也没有上过学,哪里学会的数数?
现在骑虎难下,只得紧急想招儿。
“我说了,你可不要跟其他人说哦。”
三丫赶紧点头,“晓得了。”
“这是大朗哥回家的时候,他在房里学习,我在窗外偷学的。”
莫玉临时想到原主一直宅在家里,而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就是莫大郎,现在只能往他身上扯皮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三丫顿时了然,心里一下子平衡了。
要是她可以像小妹一样,能呆在家里不干活,她也会去偷学,说不定学得比她还要好。
可她又不想像小妹一样,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花了多少银子耽误了多少事?
算了,不识数就不识吧,她现在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就挺好。
姐妹俩围着兔子说着话,那边工人开始扩大地基,忙得热火朝天。
莫家生有了银子,有了底气,一大早跑去村长那里买地去了。
当初自家人在山脚下开荒出来的三亩地,盖完二进房子再建个前院后院儿,就没剩下多少地方了。
莫玉说了,最好把靠近房子的山头鸡鸣山买下来,以后她有大用。
一座荒山头除了砍柴挖点野菜草药,莫家生想不到还有什么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