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盗艺江湖> 第312话 《太平经》和被盗清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2话 《太平经》和被盗清单(2 / 4)

献,东汉的皇帝多短命,现在又说到了汉桓帝,当然他也短命,其中的重要的关联是《太平经》。

只能稍停一停,消化不了这么多东西。上面提到的书籍和人物,中间的联系肯定有。天知道‘干吉’是啥,但是教材上说他不是《太平经》的作者,若不是看到这句,我还以为那是一种食物。

神智当中开始猜测这写教材的人,总觉得这不可能是一个人写就,必须是很多人才可以。对于字迹,我研究不多,但能看得出来,这些字均出自一人,可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绝不是一人能够做得来的!

一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查阅那么多典籍。光是研究一本《太平经》,就绝非一日之功,因为教材上写了,大多文献是来自敦煌遗书,而那些宝贵的书籍本就不在国内。想要做深入的研究,那需要走遍整个欧洲!

不知不觉生出一种假设,整套教材是由一个人笔录,而内容则来自很多人,由多人收集一人记录。这样就符合情理了,一个人来做收集工作,非时间允许而不可能。考虑到时间,也理所当然存在另一种情况,在216组建之前的很多年,这些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工作就开始了。

时间允许了,那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收集。

这又不对了,即使是时间允许,那这个人事先也要有明确的方向,就好比让我来做,即使脑袋通了电,我也要知道从哪开始啊!

所以最后我还是认为,这些东西是很多人的成果!

嗯,一定是这样!

阿约拿着那本看得津津有味,不过,先前我也是无意中看他几眼,阿约有时候翻得很快。脑袋凑过去,想和阿约说会儿话,让眼睛休息下。可在他的本子上一瞧,冷汗立刻就下来了。

‘角乌五连玺,颜色暗金,上有乌黑鳞纹。和硕宝亲王金册六面,’

只看到第一行字,我就一把夺过阿约的大本子。

雍正十一年,爱新觉罗·弘历被册立为和硕宝亲王而入主毓庆宫。

由雍正帝赐予的金册共有四面,当年的盗营在打开棺椁之前,人们判断金册也是只有四面,因为在之前的传闻中,明清两代宗法大体一致,宫人册立的金银书册都是四面。

弘历的金册多了两面,是宗人府的押书。

多出两面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宝亲王册立之时,雍正和宗人府通过气,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暗示。即使正史没有记载册立弘历和硕宝亲王的时候就立为太子,但是多出的两面押书,则可以作为旁证。

雍正皇帝可是经过九子夺嫡登上皇位,在储君太子的问题上,行事必然谨慎。

至于角乌五连玺,更是鲜为人知。那不是所谓的传国玉玺,而是私人的印绶。本是整块岫岩玉连体雕琢出来的五连玺,因其玉料质地色泽特殊,通体极似一条乌蛇,故而得名角乌。当它从棺内拿出的时候,所有人都为之惊叹,长一尺七分,玉石雕成的链条均匀细致,特殊的岫岩玉花纹酷似乌龙鳞片,雕工传神。

类似的连玺现存只有一件属于乾隆,是溥仪在朝鲜战争期间捐献给国家的三连玺。

让我冒冷汗的正是这两件不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当年的盗营部队,并不是电影里那样,士兵都是贪婪无厌的丑恶嘴脸,一边打开棺椁一遍将宝物揣进怀里。电影中的士兵,偷偷往自己的怀里装东西,事实绝对不是这样。那是新编十二军下辖的精锐手枪营,以讲武堂的教官训练出的士兵,怎么可能做出中饱私囊的事情,况且军长就在面前。

满满的三个大卡车,是冒雨连夜从裕陵开走的,一路奔向天津近郊,所有宝物,也是在那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麻子军长不是莽撞的人’,这是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