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盗艺江湖> 第313话 他不缺钱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话 他不缺钱儿(2 / 4)

一次,我们中央红军的战士们也喜爱那首歌。

说到这里,我给阿约唱起了歌:“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你停停停”阿约急忙把我打住,话匣子一打开越说越乱。如果照此天马行空的乱说一气,阿约到明年也弄不清楚我说的是啥!

那个年代,有一种人,专门游走于各大军阀势力中间,不干别的,就从事策反。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也混出了些许名堂,到了三十年代,混得有声有色的一些人投靠了南京伪国民政府,为南京方面出力,那些汪精卫的白狗子,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当时的大小军阀,最怕的就是分兵。一旦分兵,像是他们那种部队,就很难保证像原来一样听话。孙麻子能混迹华北,而且实力趋向壮大,他自然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

部队在行进中作战,在作战中收编打散的兵丁,想要收的住这些人不出乱子,那可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首先是所收的人,军阀混战的年代,收编散兵是所有兵家都在做的事。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兵不要官,士兵可以直接入列归建,军官可就不行了,给几个大钱打发回家的,那还算是仁义的军阀,不仁义的,直接一枪钉死了事。

说到这我又停下来,不是我在向他们两个炫耀,而是这些东西细说起来就是这样,散得不得了。邵军的冰棍吃得津津有味,貌似根本没兴趣听我们两个瞎聊。

“很多事情,我只想告诉你,别被看到的东西给洗脑了。那个时代,什么人什么事都有”我道。

“那他们把这份清单说得这么详细,为了什么?”阿约问道。教材此时在邵军手里,他看教材,也是看热闹一般。

教材的目的,实在让人费解。可以说,裕陵地宫里的东西,记录的非常详尽了,上面唯独没有提到金井。如此详尽列举出棺椁中的宝物之后,一下子就没有了,后面很大篇幅都是审问记录。

在阿池的时候,阿约母亲的笔记上就有一份。那个家伙只给一个代号,我还以为当初216得到审问记录的时候就是那样,审问方就是故意用个代号,隐去那人真实身份。其实则不然,是在216的课程里,教员们故意做了改动,记忆中的审问记录,我回忆起来跟教材比对,不难看出是216的教员做了手脚。

那个人有名字,很遗憾,不是我担心的的那个人。

“你倒是说呀”阿约急道。

“我说什么?”我也是一脸怒意,“我哪知道他们列出这么多东西要干什么”。

不过我也怀疑,为什么有关金井的记录一字皆无?难道教员们就不知道,棺窗前方的地下,还有一口金井的存在吗?想来也并无不可能,提起金井,现代的人们也有很多会感到陌生。

名气远不如自来石的金井,向来鲜为人知,那可不是葬法里的东西,清代的金井,只有皇家冠绝天下的龙脉上才有。金井的的位置,是龙脉的宝眼,宝眼自然就是金井的中心点,只在帝陵里面才有,除此之外,绝无可能。没进过清代皇陵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即使进过,也未必知道,那东西隐藏的很好,即使站在上面,也绝难发现。就连光绪的陵寝被盗,金井也安然无恙,由此不难看出。

216里两百多个土贼,未必有这个见识。

那些审问记录,来自很多人,问答式的记录方法,很容易让我们了解每一份的对象是谁。每个人的身份我都一一过目,除了兵还是兵,有几个军官算是级别高一点。就算是我想必然应该有的那个人,也没他的记录。

为此,我家太爷早就有过推断。那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太多了,送给的人也太多了。

‘那时候的那些人,都是中国的天儿,即使进了战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