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那些草场却是阴风阵阵,每至夜晚,山间草地鬼火连连,鬼哭狼嚎之声四处回荡。
义军老少家眷,见此情景无不落泪!
主人小时候听过,故事里的义军首领是个孩子,正因为是个孩子,使故事在流传中倍受质疑,所以首领是孩子也在流传里消失,成了元末散落到当地的一支残兵。
孩子首领将老弱女眷安置在下涌泉,让他们以涌泉镇为家,修整生息。
义军来此之前,涌泉镇已经数十年空无一人。由此可以断定,涌泉镇在前朝不管是什么时期存在,义军来此之时,这里必然是破败不堪,多数大宅大院都是元末明初重建。
军士们在下涌泉建造一所祠堂,请上‘众生牌’和‘万香炉’,每至中元节,焚香祭祀先人亡魂。
“那个众生祠,在下涌泉中间水巷尾最后一所院子,众生牌和香炉不在了,但是偌大的院子格局,一看就知道”主人说道。
如此我算听明白了,主人让我们去看‘众生祠’是假,想让我们留在涌泉镇几天是真,我们一定要有住处,他这是婉转的让我们留下。
这无可厚非!
谁不想挣钱!
“这个……”丁晓东道:“故事传到现在,首领没名没姓了,剩下个元末义军,谁能相信这不是为吸引住客编出来的”。
我狠狠瞪他一眼,人家没说一定要留咱们租住,只是说说当地情况,他是怕我租下这家的客房。
“我们刚到此地,先到处看看,下涌泉一定会去”我说道。
说话间三人进入右边大堂,刚才以为起居性质的小屋,走到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个特别大的拔步床,看样子也有些年头,都说过去这东西是大户人家女子出嫁时娘家给的嫁妆。两边用广告幔围住,使样子像个小屋,大概是用来给孩子们休息。
“哈哈哈哈”丁晓东大笑起来:“这个大床可不能当成客间啊!”。
主人也笑起来,连说着当然不能是这里,他家比这更大的阁楼还有四座,分别在其它两个院子里。我和晓东对视一眼,感情一直苦穷,你才是真正的土豪。
丁晓东在拔步床前的地角蹲下,仔细查看地砖,我的角度看不真切,那地砖上似有纹路。大堂里别无其它,我转身朝门外走去,丁晓东见主人也跟在我后面,赶快起身出来。
“我们到处走走,晚一些可能回到您家”说完跨过门槛。
木楼前的回廊,位置高出院中平地很多。走在上面望向院中,那种居高临下的气势,让人不自觉在脑子里想象,下面站满学子的场景。回廊在两边用阶梯落到地面,和院中小路相连,旁边的大宅山墙下,铺着厚厚的河卵石,人们常说烟雨江南果然如此,江南水乡多雨,房屋的‘散水’做的十分细致,河卵石是最好的用料。
小路通往后院,之前心里还琢磨,为什么这个院子前面是弧形,后面是直墙。走到房山后面,才看到侧墙边有道双开的木门,上方一道石梁,正好搭在后墙一角。
那个螭首水缸在阁楼正后方,孤零零的坐在小路中间,远远的看见水缸上的螭首,完全是龙头造型。主人在身后,我和晓东不能快步上前,只能有意无意的朝向木门慢走。
“门锁着的”主人说道。
一句话正好让我们打消了顾虑,自然而然的在小路上向水缸走去。
从看到水缸开始,心里就有一种似曾见过的感觉,好眼熟就是想不起来。两个龙首之间,有三排由上至下的字迹。
‘建炎四年,山阴县校吏司公事,典存押印’
三排字组成‘川’字形,至于山阴县在不在绍兴属地不知道,只知道建炎四年,是宋高宗用过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