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祭祀天地,饮黄河、长江二水,二十三岁的刘安在文武群臣簇拥下,于襄阳城登基称帝,宣告成立全新政权。
新政权以“战”为国号,以襄阳为都城,以次年为战国元年。
上设十七人议事小组,决策全国大是,下设宰相、副相、坛主、副坛主具体施政,宰相统御六部,坛主统御乡村、小镇、县域、州府。
同时,明文规定继任宰相、坛主必出于乡村、小镇,历县域、州府、六部,而后方能执政。
另设枢密院领统摄全军,主管一切军事,因为战事未平,权责由刘安暂领,待天下平定,择军中主帅充任。
除此之外,一系列配套制度也在筹划制定。
当然,初立的政权一开始只能是以人为主的粗放式管理,主要取决于个人意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颁布规章、条文,对施政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就比如新政权规定,战国皇帝也要有三宫六苑,以体现皇权,然而刘安根本不搭茬,只要了一座三进的宅院,以东院、西院做东、西二宫,与他在襄阳城的办公地,并称三宫。
至于六苑,按他们所说,要从民间选取三十六个清白女子充实其中,刘安嫌麻烦,也怕扰民,直接将从南方带来的娘子军中年过十八岁不能嫁人、不愿嫁人的女兵纳入后院之中,分属东西二宫,敷衍他们。
新国即立,大庆十天。
十二月十八日,议事小组召开襄阳建国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作为宰相,黄诚负责召集会议和主持会议。
“君上,本次会议应到十七人,实到十五人,王元将军身在河东前线、银瓶公主身在河北前线,未能返回。会议是否可以开始?”
“嗯,开始吧。”刘安独自坐在一旁,离了众人一丈多远。
黄诚向刘安一拱手,随即便转身对其他人道:“第一议题,如何处理与宋国的关系?”
“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当然是打啊!”
孙正道:“十几万宋军陈兵淮河一线,不把他们打到长江以南,宿州、颍州、寿州、泗州等地可没办法安心种地,恢复生产。坛主,你说是吧?”
顾长生道:“目前的民力不足以支撑南北两线作战,要打南边,北边就得停下。”
“我们在山东筹备很久了,要是北边战事停止,将士们松懈下来,以后再想打,可不会这么容易。”梁秋道。
话音一落,张中孚也道:“我在陕西也准备了两年,原本打算明年攻占太原,继而与西军出雁门,收复云中大同府。北方战事搁置下来,后患无穷。”
孟修道:“田师中在鄂州屯兵十万,随时可能渡江,襄阳离鄂州不算远,依我看,我们应该先集中兵力消除鄂州威胁。”
“长江可没那么好过。即便过去了,拿下鄂州又怎么样?如果不能长期坚守,或是兵锋直推临安,不如不渡江”
王宏逸道:“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暂时无法占据大义,而宋廷尚有民心,还不到灭亡的时候,此时南下,必定是持久战。”
“以我看,不如等等,等我们收复河北幽云,灭掉金国,民心向我,我们便是中原正统。即便王师不必过江,江南也能传檄而定。”
“我的建议是与南方讲和,与北方死战!”
一个个都有想法,黄诚暗道头疼,但他既然做了宰相,担了这个职责,如何凝聚人心,达成共识,就是他的责任。
于是,只听他道:“大家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对待宋国一是打,二是不打,不打又分维持现状与讲和。现在我们就打与不打,举手表决。建议打宋国的,请举手。”
孙正、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