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所以。
众人都认为。
这政策肯定是刘伯温提出来。
然后以这种巧妙的方式,进献给朱元璋的。
也就是所谓的,死也要拉一个垫背。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胡惟庸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傅友德也清晰的看见了,立马兴奋的说道:
“不错,现在杨宪不过是一只蝼蚁,至于他的族人,更是不堪一击。”
“咱们到时候,直接把那人给杀了就行了!”
“匹夫!”
李善长嗤笑了一声。
“上位现在如此重视此人的政策,哪里能对此人动手?”
“之前,杨宪落马,不就是因为他阴险狡诈,心胸狭隘,然后被陛下所厌弃吗。”
“只要再在这个时候,让他闹出一些幺蛾子,不就能顺势将这些人全部肃清?”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微臣,有本启奏。”
胡惟庸出班启奏道:
“陛下,微臣近来听到一些风声,说是杨宪的族人买通了一些替罪羊,到时候好金蝉脱壳。”
“杨宪已经被拱卫司彻查,按理来说,不应还有势力帮扶才对。”
“所以,微臣猜测,朝堂上,必然还有人有不臣之心,请陛下明察!”
这话一出来。
所有人顿时都齐刷刷的看向了胡惟庸。
眼中都带着一些不理解。
杨宪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死人。
而且他的势力,基本上都被斩尽杀绝。
现在没有这个必要,去逼迫陛下尽快处理。
然后再惹得一身骚吧?
朱元璋也皱了皱眉头。
他紧紧的凝视着胡惟庸。
想要看看丞相说的,究竟是真真切切为朝堂考虑。
还是说,又要排除异己的意思。
同时。
他的心中也跟大臣一样疑惑。
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情了?
沉吟片刻后。
朱元璋看向了胡惟庸:
“丞相说杨宪的势力还在朝堂中没有被肃清,可有证据?”
“陛下,证据确凿。”
胡惟庸抬起头,拱手道:
“人证已经被微臣带到午门,随时可以向陛下禀明此事。”
“带上来看看。”
朱元璋也很是好奇。
杨宪又闹了什么幺蛾子?
他也想看看。
浙东党和淮西党,能狗咬狗到什么程度。
片刻之后。
三个身材高挑的男人便被侍卫押送着上来。
他们估计也是第一次来金銮殿。
被如此多达官贵人看着。
简直是走路都走不稳。
腿脚一直哆嗦。
来到最上方,便直接啪的一下跪在了地上。
“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问道。
胡惟庸说道:
“过些日子,便到了杨宪一事秋后问斩的时候了。”
“这会儿,大理寺都忙着对这些人验明正身。”
“随后,微臣就意外发现了,有三个人,已经换了模样。”
“准确的说,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