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极昼天气来临,光照充足,气温适宜,大地竟慢慢地冒出了一丝丝绿意。
居民们看到角角落落的绿,一个个仿佛是看到了生的希望。
李艺彤也不免感慨,这生命也太顽强了吧。经历了洪水,极冷,极热,他们还能继续生长。
由于现在的气候适合,李艺彤命人把地里的抗旱作物全清理了,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是留有种子的。然后把自己之前储存的种子拿出来,在耕作区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和粮食。
没想到,因为光照充足的原因,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竟然缩短了,像是玉米正常的生长周期为80天左右,现在在气温和光照的双重加持下,只需要40天就能收获了。
这个事情真的是让李艺彤喜不自胜,要知道这样可是会大大的提高作物的产量的。
虽然现在作物的产量提高了,生长周期缩短了,但是李艺彤依旧愁容满面,因为空间商城出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将基地的幸存者人数增加到100万。
当看到这个任务时,李艺彤真的气的要翻白眼了,自己只想建个小基地过上躺平的生活啊。
可是转念又一想,世界上不会有免费的午餐,自己受益了空间带来的好处,自然也得背负上使命,最起码不能辜负末末,让他觉得自己当初选错人了。
还好未来的路上自己不是孤单的,这一路走来也收获了很多朋友,未来他们也会陪着自己一起走下去的。
李艺彤会发愁完全就是因为粮食问题,要知道空间里的种植面积不是无限大的,当初末末讲的明明白白,空间的总面积只有一个市的面积那么大,李艺彤大概估计了一下有差不多两千平方公里。
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粮食,能不能解决100万人的口粮问题呢。
就算这一百万人的粮食问题能解决,可是根据空间这几次发布任务的规律,很有可能下一次直接就是200万人了,到那时又该如何呢。
以目前的情况,先不说粮食,人数暴增,单管理就是一个头痛的事情了。
李艺彤甩甩脑袋,拿出手机拨打夏青的电话:“通知各个部门领导,小会议室开会。”
会议室里,众人都看着李艺彤,想听听基地长要讲什么,没想到第一句就差点惊掉众人的下巴。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因为我想将咱们基地扩到能容下500万幸存者。想听听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想法。”
没错,李艺彤说的是500万,因为以她的经验,后期的任务一定还是提高基地的人数,所以李艺彤想,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规划出来一个能容纳500万人的地方。
徐松满脸震惊:“基地长,你不是开玩笑吧,当年国家建第一个官方基地才规划300万人,虽说这几年慢慢扩建了,但那可是举全国之力啊。”
林鑫涛也是面色严肃:“基地长,我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知道单是一些基建设施得需要多少建筑材料吗?你就算之前的物资储备再丰厚那也是杯水车薪。”
李艺彤听着大家的质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们确实是在真真切切的为基地考虑。
“你们说的有道理,可是不管多难,我都想试试,在这末世为人类的延续踏出一条路。”
然后一个梳着大背头的青年男人开口了,“基地长,只要你有这个想法,我愿意鼎力相助,我们做科研工作的就是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我相信目标定在那里,不断朝着目标努力,总会成功的。”
这个人叫赵可路,是科研部的部长,他本人痴迷于科学研究,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总能研发出来一些对基地很有帮助的东西,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