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姐姐都是太子妃了,将来这个外戚的名头算是抹不掉了,还要光什么宗,耀什么祖呀。”
刘永铭再次翻着白眼说道:“你要是有一翻成就,别人敢笑话你什么?你见过谁笑话过,长孙晟、长孙无忌是外戚?谁笑过冠军侯是外戚?文武两大名臣你至少得比一个吧?“
“我就是……就是……六哥,你知道我的。”
“你还是想凭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翻事业?你生在裴家,就不要说什么凭自己的本事的胡话!只要你姓裴,你就摆脱不了别人的人情事故!”
裴展元的脸色更加无奈起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就没敢和你提起!”
“没空与你废这话!说洛阳的事情。”
“哦。”裴展元被刘永铭训了一顿,站在刘永铭身边老老实实地说道:“那阵子太子党与大爷党不是为了李家闹得不可开交么?我觉得皇上这是要拿李家开大刀了,所以就想看看洛阳那边的李家人会不会也被牵连下去。”
“洛阳的李家人?谁呀?洛阳知府李袂呀?”
“对!就是他,我想补他的缺。差的地方我不想去,好的地方也就是长安、汉中、洛阳。若是长安知府,那还不一样在我爷爷的眼皮子底下么?汉中那里又太远,所以我就盯上了洛阳知府这个位置。那天我去了一趟翰林,去给我爷爷送点参汤,顺便打听一下翰林院那边有没有关于李袂的圣旨。”
刘永铭哼了一声:“不是说不靠家里人么?最后还不是得靠裴翰林的身份去打探!”
“六哥,你就别笑话我了!我说正事呢,你猜当时我看到谁了?”
“看到谁了?”
“曹相!”
刘永铭眉头一皱,问道:“曹相?他去翰林院做甚?”
“说是去拿一道圣旨,你说这事怪不怪呀!”
曹岳是内阁首辅,像这等递交公文等等的杂活他根本就不会去做。
他身边有许多书吏都是帮着他干活的,有的是人手去拿圣旨,他根本就用不着亲自去。
刘永铭回想了一下说道:“这事好像……好像听屠翰林说过一嘴来着。说是拿盐引代酬的圣旨。”
“对!他是来拿那份圣旨的,但我敢肯定,这一定是借口!他定是有别的事情!”
刘永铭认真地问道:“你打探到了什么?”
裴展元答道:“曹相其实是去看另一份旨圣的!”
“曹相主持着内阁,什么圣旨会没经过曹相之手呀,需要他去翰林院看!除非是……吏部的用人圣旨?”
一些行政类的圣旨的确是需要经过内阁向六部及地方颁布,但是人事任命的圣旨则不必通过内阁。
皇帝可以直接与吏部对接,有时是吏部通过奏疏的形式,在皇帝许可后由翰林院拟旨,更改人事。
有的时候则是皇帝自己直接让翰林院拟旨,强制吏部更改人事任命。
此时,裴展元连忙说道:“对!李袂原本是从五品,那道圣旨加了他一级,升到了正五品。”
刘永铭道:“升个五品官一般也用不着圣旨,这是父皇为了重视此事,让李袂放心,不公牵连到他才用上圣旨的。当时李裕的事情闹的挺大,太子党与大爷党剑拔怒张。父皇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又弄得局势更加恶化,所以不想让曹相知道。”
裴殿元说道:“六哥,有一件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呢!”
“知道什么?”
“当时太子党要弹劾的可不是李裕一个人,李袂也被弹劾了。只是李裕的事情大,谁让他是朝官呢,所以李袂的事情就没别人注意!”
“弹劾他的罪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