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横吹牧笛的人,在清明的白昼歌唱,慢慢地驱牛耕作在白云之下。
王侯的富贵在斜晖之下,他们抬头仰天一笑,等待明君的到来。
这首歌表达了对古代贤者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那些未被发现或被世人误解的贤人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明君的期待。
文王和众文武官员听到那樵夫的歌声,都觉得非常奇特,确定这里一定隐藏着不凡的贤人。文王便命辛甲去邀请这位贤者来见。辛甲前去询问,但所有樵夫都说自己不是贤者。当文王亲自到来,一位樵夫告诉他,这首歌不是他们作的,而是磻溪中一位老叟每日垂钓时所唱,他们只是听得熟悉而已。
听闻此事后,文王和众人继续前行,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但文王心中依然惦记着那位垂钓老叟。他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交杯换盏,但文王的心思并未完全在此。就在这时,他们看到另一位樵夫边挑柴边唱歌走来: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这首歌表达了对那些隐藏在世间未被发现的贤者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人未能识别这些贤者的惋惜。文王听到这首歌,更加坚信磻溪中的那位老叟确有不凡之处,心中对能见到这位老叟充满了期待。
文王听到这首歌,感叹道:“真是奇怪,这里一定隐藏着大贤。”散宜生在马上观察那挑柴的人,觉得他看起来像是犯人武吉。他对文王说:“主公,刚才唱歌的那个人看起来很像是打死王相的武吉。”文王回应道:“大夫,你误会了。武吉已经死在万丈深潭之中,我之前已经通过占卜得知,怎么可能武吉还在世上?”但散宜生确信不疑,便命辛免去确认。
辛免骑马前去,武吉看到文王的车驾临近,无法回避,便放下担子,跪在地上。辛免一看,确认那人确实是武吉。于是他返回向文王报告:“果然是武吉。”
文王听到这个回答,脸色变得非常严肃,对武吉大声喝斥道:“匹夫,你怎敢如此欺骗本王!”然后他转向散宜生说:“大夫,这种狡猾逆民必须严加审问。他杀人后逃脱,这罪行与直接杀人无异。如果不是说武吉逃脱了,那么先天数就存在错误,那我们传承的占卜之法岂不是要被质疑了?”
武吉在地上泣拜,回答道:“臣是一个守法奉公的平民,不敢有悖逆之心。只是因为不小心伤了人命,后来向磻溪的老叟姜子牙求救。他叫我回家挖一个坑,在里面睡觉,用草覆盖身体,头前和脚后各点一盏灯,然后在草上撒一把米,睡到天明,以后只管打柴,再也不会有事。千岁爷,就连蝼蚁都贪图生命,怎么可能有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呢?”
文王听了武吉的解释,心中充满了疑惑,对这位姜子牙和他的非凡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散宜生听到武吉的话后,立即向文王表示祝贺:“恭喜大王!武吉提到的这位道号飞熊的人,正好符合灵台的预兆。昔日商高宗梦见飞熊,得到了傅说的辅佐,今日大王梦见飞熊,应当是预示着得到姜子牙的帮助。大王今天出来寻找贤人,正是时候。建议大王赦免武吉的罪行,命令他前往林中,请那位贤人前来相见。”
武吉跪拜之后,立即飞奔向森林去寻找姜子牙。至于文王和他的随从,他们到达林边时,为了不惊扰贤人,文王在离林子数箭之地下马,和散宜生一起步行进入森林。
武吉带着一颗焦急的心走进了森林,却没有找到他的师父姜子牙,心中不禁感到慌张。这时,文王和散宜生也进入了林中。散宜生问道:“贤士在吗?”武吉回答说:“刚才还在这里,现在不见了。”文王问道:“贤士有没有别的住处?”武吉说:“前面有一个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