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是单独外出吗?有没有亲人陪同?”
戴春丽摇头,“没有人陪,我自己一个人去的医院。”
“出门的时候,在楼梯间有听到小孩子摔倒的声音吗?”女警官变着花样探寻。
戴春丽一口咬定,“没有听到。”
两位警察又各自盘问了几句,戴春丽都勉强能够搪塞过去。
送走两位警察,戴春丽关上房门,拍着胸口,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男警察一边往上爬楼梯,一边跟女警官搭话:
“这个戴春丽,怎么说呢,好像特别紧张。这都是小区里面第四个看到咱们说话就抖的居民了。”
女警官眸中的光芒闪动了一下,看向男警察,“那你觉得她有问题吗?”
男女警官对视一眼,沉默了几秒。
“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男警察挠了下头。
女警官浅笑,“她记性挺好的。”
男警察回想着刚才的情景。
几秒之后,他想起来什么,激动得双手一拍,伸出食指道,“对了,就是这个!”
女警官没再多说,只是微笑起来,轻轻点了下头。
他们两人走访了这么多居民,同样的对话也问过很多遍。
而那些见到警察就紧张的居民,他们自然也是见到过不少。
但是这次这个特别紧张的戴春丽,却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破绽——
时间。
当女警官问出12月26日晚上11点到12点发生的事情时,戴春丽回答得过于流畅。
12月26日,那都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了。
正常人一般回忆三天前具体到某个时间段的事情,大家都不一定记得清楚。
但戴春丽却将一个多月前11点到12点的事情,在短短几秒之内回答出来。
这只有一种可能——
那个时间段,戴春丽一定是经历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那件事情给戴春丽的印象,极其深刻。
甚至戴春丽在脑海里面演练过,万一有人问起那天的场景,自己需要回避些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女警官刚才在屋里,要问一句“有没有人陪同戴春丽”。
如果有亲人陪同,说不定她和亲人之间发生什么争吵之类的事情,成为了戴春丽的记忆锚点。
从而导致戴女士对那晚的事情记忆犹深。
但是戴春丽的回答,却是「独自前往」。
独自前往,也就意味着能让戴春丽记忆深刻的点,来自于外界。
而当天晚上,邻居徐小宝跌下楼梯,血流一地。
让戴春丽打下「记忆锚点」的事件,会是摔下楼梯的徐小宝吗?
男警察道:“我刚才还在想,徐小宝清醒的几分钟又不能说话,也没有说过‘见过戴春丽’之类的言论。
你刚才突然说徐小宝指认过她,我还怀疑了一下是不是自己记错了。
现在一看,原来是你故意诈她。”
男警察突然反应过来这件事情,摇摇头,不禁发出感慨。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她的?”男警察问。
女警官淡定一笑,“从她说‘为了女儿江璃,她愿意付出高昂代价,放弃一半寿命’的时候。
戴春丽对江璃不好,左邻右舍都知道这点。
这样一个为了立住人设而满嘴谎话的虚伪女人,在我这里信誉度太低。”
“那重点关注一下戴春丽的动向。”男警察提议。
女警官点了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