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捆起,嘴里塞了一块手帕。
那官员从地上战战兢兢爬起身来,拂了拂身上的尘土,说道:“多谢四位壮士相救,下官为行施粥,欲与民相融,便未曾带兵士出来,孰料……”
顾旸笑道:“既已擒住,大人不必惊慌。”
那官员擦了擦汗,点点头,对那三个汉子道:“相烦各位壮士把他送到巡抚衙门,莫教惊扰了百姓。待到了衙门,交与府中人看管,记得叮嘱他们,切莫伤此人性命。下官想他当街行凶,定有苦衷,待我施粥罢了,再做计较。”
那三个汉子应了,便押着那刺客往巡抚衙门去了。那刺客瞪着顾旸,呜呜乱叫,挣扎不脱。
那官员朝顾旸抱拳道:“多谢壮士相救,待下官忙完此事,定延请壮士到府中叙话。”
顾旸想到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进衙门接近毓贤,便笑应道:“既然如此,麻烦大人了。”
他找了一个巷子墙角,倒地大睡,直到日薄西山时醒来,回到此处,见那官员方才把两桶粥施完,正收拾桌上地上的残羹漏饭。
顾旸忙上前,帮他一起清理。
“小兄弟,你却好心肠。”那官员笑道。
顾旸笑道:“若非见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小人可是绝不为官府做事。”
“哈哈,说得好!”那官员抚掌大笑,“你这小兄弟,人品不错,还有个性。”说罢抱起一个大桶。
顾旸道:“小人拿罢。”那官员推辞不过,只得把桶给了顾旸,笑笑道:“随我来。”
顾旸便抱着两个大木桶,跟着那官员前行,见他连马都不骑,想是担心扰民,不觉更增敬慕。
黄昏的街道染上了一层霞色,人也渐趋寥寥,一片静谧萧瑟之气。
顾旸跟着他,徒步走过几条大街,到了巡抚衙门。守将打开大门,二人便进了府中,穿过府苑,直到了大堂之前。
“大人。”顾旸道,“小人有一事,斗胆相问。”
那官员道:“请讲。”
顾旸道:“大人在这府中,任何官职?”
那官员瞧了他一眼,笑道:“你年纪轻轻,府中诸事,说与你也不知。”说罢,前行几步,上了堂前的台阶。
顾旸道:“那大人可知新到任的毓贤巡抚在何处么?小人欲前往一见。”
那官员走到台阶一半,脚步突然停住了,仿佛是愣了一下,而后转过身来,神情似有些不可思议,跟顾旸四目相对,凝视了片刻。
“我便是毓贤。”那官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