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童原来是来宝的弟弟,怪不得有点眼熟。
哥哥17岁了,在外面找零活干,姐姐15岁了,已经定了婆家,两个相差一岁的男孩在钱家,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古代人结婚早,最大的孩子17岁,父母也不过三十几岁,那爷爷奶奶应该也没多大吧。
钱薇薇就想跟大哥说几句话,她虽然也想看看便宜爹,可是现在暂时还抽不出时间来对付二夫人,所以不想进去。
钱府很大,大哥住的深沉,出来,也得等一会儿,钱薇薇干脆跟这个小门童进宝聊起了家常。
“你大哥17岁,那你祖父祖母也不是年纪很大啊,他们在做什么呢?”
进宝说:“小的祖父祖母都60多岁了,小的爹只有兄弟两个,就是我爹跟我二叔。听祖父祖母说,我爹前面有兄弟姐妹五六个,后来他们都死了,就剩我爹跟我二叔了。”
现在这个世道出生率不低,成活率很低。
“小的祖父祖母年纪大了,祖父腿不好,祖母眼睛看不见,二叔是个哑巴。我爹娘说,钱老爷可怜我爹娘家里人多,才让小的跟弟弟,进了府上当差。”
钱薇薇看着眼前这个,长相年龄很不相符的小男孩,心里酸酸的。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只顾着跟着穆凌跑了,很多事情都没顾得上。
王府的石管家早就说过,这几年南涝北旱,国家都提倡节约,减薪,王府都没钱给下人开工资,在外面还有欠账,当然王府在外面起有欠账,是因为王爷将大多数的俸禄都带到了军营。
但是百姓是真苦,尤其是城里的人,没有田,没有地,如果没有固定的职业,再不做点小生意,单靠打零工,做点别的零碎工作,生活下去是很难的。
据说官服还要收很多的扩捐杂税,是按人头收的。
所以说现在,如果真的朝廷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政变,比如内乱,比如有的地方有人过不下去了,揭竿而起,比如外患,真正遭殃的还是百姓。
钱薇薇说:“进宝,我爹给我的嫁妆中有两座山庄,两个山头,还有500亩地,地契什么的都交给我了,地也都收回来了,山庄也都空着。”
“我呢,打算过些日子去那地方看看。现在呢,王府那边大概有多余350人左右,我想把这些人带去那边,将那五百亩地收拾收拾看看能不能再买点地,开点荒,将两个山也收拾收拾。然后种点粮食养点猪呀,牛呀,羊呀,鸡什么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再栽种点果树。”
“带去的那些人呢,刚开始大家一起种田开荒,整理山林,等什么都弄好了,就种田放牧,养殖。”
“到最后呢,就打算都承包给个人,当然要给我交一定的提成。比如种粮食的每年要给我交一点,就好像佃户……养殖的人,每年要交几头猪,几只鸡呀,牛呀什么的”
“当然刚去的时候大家都有工钱,有定量的粮,以后慢慢的再改进。”
“你回家跟你爹娘商量一下,如果你大哥愿意跟着去的话,不说能给你家挣什么钱,他自己绝对是混的住。”
进宝听钱薇薇说,一双眼睛睁的老大,听完之后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边磕边说:“小的替大哥谢谢王妃娘娘,小的大哥肯定愿意去。”
“娘娘,你这是给了小的大哥一个出路。”
钱薇薇说:“起来吧,没这么严重!反正你大哥去那是要干活的,他靠自己的力气吃饭,我也没帮上什么。”
“对了,你二叔多大年纪,他是生下来就是哑巴还是后来哑巴了。”
进宝说:“我二叔生下来不是哑巴,后来得了风寒发高烧就成了哑巴。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