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豫王宠妾的哥哥。
豫王不是一般的亲王,而是太子的热门人选!
加之要保全皇家颜面,林寒只能派人将米送到豫王表哥的府上,提醒他严格管束亲信,及早更换米粮。
皇帝未再追问赈灾米一事,忽而转移话题:
“宋氏,上前来!”
宋暖暖一愣——
宋氏?哪个宋?
我姓的宋吗?
抬眼一看,皇帝正直勾勾地看着她,把她盯得心颤腿软。
她急走几步上前,刚想下跪,就听皇帝说——
“不必跪了,这里的大夫,只有你一人吗?”
刚刚多位灾民夸赞,宋姨娘医术精湛、药到病除。
皇帝这才知道,外甥家竟有一位神医小妾!
“是。”宋暖暖毕恭毕敬回答,声音止不住地发颤。
这颤音,一半出于惶恐,一半出于激动。
皇帝居然金口认证,将她视为大夫!
从古到今都一样,层次越高的男人,越不会轻视女人!
事实摆在眼前,皇帝没有任何理由质疑她的医术:
“周边的灾民聚集地,都有疫病蔓延,这里的百姓却安然无恙,你用的药方是什么?”
此地老弱妇孺居多,死亡率应最高。
可现实完全相反,其他地方丧命的灾民,少则五、六十,多则上百人。
唯有这里,不止无人伤亡,还添了两个新生儿。
若非亲眼所见,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宋暖暖如实道:
“灾民初来时,患风寒者不在少数,连喝三日桂枝汤后,大多数已痊愈。
每日晚间,我们还会熬两大锅生姜葱白汤,让灾民驱寒暖身,至今无一人有疫病症状。”
这个时代的疫病,是危及生命的重度流感。
流感病毒的小火苗,已在第一时间被掐断,自不会有大面积扩散的疫情。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用发霉的赈灾米。
那葬良心的烂米,谁吃谁上吐下泻,病情原地加重三成!
视察结束,皇帝上山小坐。
淑贵妃单独乘一驾马车,并让宋暖暖上车随行。
尽管身份尊贵,可贵妃不像郡主那般盛气凌人,言行举止温厚敦和、和蔼可敬:
“你年纪虽小,可扎针的手法熟练老道,丝毫不输太医。”
“贵妃过奖了”,谦虚之余,宋暖暖还来了一波商业互夸:
“多亏您思虑周全、安排妥帖,产妇生子才能那般顺利。”
招待皇妃级别的贵客,本是郡王正妻的职责。
她作为妾室,名不正言不顺,说话都得小心翼翼,唯恐言语有失、惹祸上身。
“你诊治得当,保下众多灾民的性命,陛下十分满意”,说着,淑贵妃将左腕的玉镯摘了下来:
“我一见你就喜欢,甚是投缘,小小礼物,是我的一片心意。”
“使不得使不得!”宋暖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连忙推拒:
“赈灾之事,妾身只是略尽微薄之力,不敢邀功,更不敢收此重礼。”
后宫二把手的贵妃,怎会给一个小小妾室送礼?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淑贵妃不给她留拒绝的余地,直接拉起她的手,将白玉藕节镯戴了上去:
“长辈赐礼,不收便是不敬!”
镯子并不沉,可压在宋暖暖心头的重量,却有千金之重。
为什么?
平白无故送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