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也不含糊,这天她发现了一种药材,小时候见奶奶捡过,是一种外表布满褐色毛毛的东西,他们那儿叫“猴子姜”。她找到的这一处数量还不少,小背篓塞的满满当当也只装了三分之一不到,第二次赶紧把她娘也给叫了上来,一人一背篓才给弄回家。
弄回家后扔在太阳下晒着,稍微干点就开始给它搓去毛,然后再切成一片片的摊开再晒笠上。
李氏活了快三十年,还从未见人弄过这东西,但见闺女忙前忙后,也不敢打击她的积极性,反正左右无事就帮着弄。虽然也跟林大河私下念叨过,但从不敢相信这东西可以换钱。
直到这东西晒干后,林小柚用背篓装了由林大河陪着去了镇上,虽不是赶集日,但那些沿街的铺子都是开张的,药铺更是如此。镇上只有一家药铺,即便不是集日也是有人上门送钱。
林小柚俩人进药铺的时候伙伙计不在,只有那坐堂大夫在看书,见俩人进来随口问了句“看病还是抓药?”
林小柚就顺着杆子往上爬,“大夫,我们想找您看看这些能不能收?”跑到大夫身前给他看了背篓里的东西,最后这一背篓东西换了七十二个铜板出来。
林大河没想到这东西还能卖钱,还不少。真没想到哇,都以为闺女在胡闹,谁知道她是真的在赚钱,实在是惭愧。
回家后,林大河把所见所闻跟李氏说了,第二天一家三口都背着背篓上了山,集中全家的主力寻找这个林小柚称之为“猴子姜”的药材。至于林小弟,呵呵,除了一天到晚无事生非的玩耍,你还能指望他干些什么?
就这样,接下来半个来月的时间,后面的山被三人走了个遍,总共找到了几百斤“猴子姜”晒干后换回了五百多个铜板。另外,林大河还找到了一个兔子窝,堵到了两大一小三只兔子,卖了一只,养了一只,杀了一只全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