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突然干咳两声,平复了良久才继续说道:
“方今成汤虽则乱离,也还有君臣名分,未至乖戾。孤伐侯虎,虽得胜而归,心内实有未安。今君在上,不奏天子而自行诛戮,是自专也。况孤与侯虎曾是一般爵位,孤竟杀他,大罪也。自杀侯虎之后,孤每夜闻悲泣之声,合目则立于榻前,吾思不能久立于阳世矣。今日孤有一言,切不可忘。倘吾死之后,纵有恶贯满盈者,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和九国公若违背孤言,幽冥之中不好相见。”
姜子牙和陈九公齐齐称是,君臣正回忆往昔叙旧时,忽有侍臣传殿下姬发进宫问安。
姬昌见姬发至,便思忖到:“我儿此来,正遂孤意。”
姬发行礼毕,脸显担忧之色,问道:“父王可好,万不可劳累,好生休息才是!”
姬昌闻之摇头道:“我知大限将至,故而传丞相和九国公入内。你与我仔细听着!我死之后,恐你妄听他人之言,肆行征伐,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弑君之名。你过来拜丞相为尚父,九国公为大兄,他师侄二人或为我知交好友,或有大才大德,你得他们之助,才可做得西岐之主。”
姬发听闻后,脸色变换几次,但还是不敢违逆文王之命,当即拜姜子牙口呼:“尚父”,又拜陈九公口呼:“大兄”。姜子牙和陈九公也不推辞,这是文王托孤之言,怎好意思违背呢。
姬昌听罢面露欣慰之色,又与姬发吩咐道:“你若当政,见善不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此三者,修身之道,治国安民之大略也。”姬发拜而受命。
姬昌又自语叹道:“孤蒙大商不世之恩,臣再不能演周易而教化万民也。”言罢遂薨,亡年九十七岁。后姬发追封为周文王,时商纣王二十年之仲冬也。
这日姬昌死去的消息传出,西岐军民,文武百官个个心中悲痛,纷纷来到王宫前,恭送姬昌最后一程。
姬昌身为文王,地位仅在天子之下,葬礼自然是办得十分隆重,一共持续了三个多月,在此期间,整个西岐一片白,所有人都是身披麻衣,个个面带悲伤,可见姬昌是何等的得民心。
等葬礼办完之后,也是时候要考虑立王位了,有着姜子牙和陈九公两大西岐肱骨之臣共同支持,再加上姬发又是现如今最年长之公子,而且手上握有大臣看到姬昌往日从不离身的佩剑太阿剑,使得最终他没有受到半点阻碍,就继承了西伯之位,而现如今的他还是侯,不是王,纣王是封姬昌为文王,可是没有说他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的王位。
然而,现如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谁还在乎惧怕那纣王啊,当即,在姜子牙师侄二人的操作下,姬发自立为武王,尊姜子牙为相父,尊陈九公为大兄并封为武安君,其余百官各升一级,君臣同心治理西岐,西方、北方共四百镇诸侯尽来朝贡。
且说汜水关总兵官韩荣获得边报,听说文王姬昌已死,姬发自立为武王,韩荣当即大为震惊,忙修奏章,送上朝歌。可怜韩荣一片忠心,纣王看到来报对着近侍不屑道:“姬发只一黄口稚子,其有何能为祸天下,坏吾成汤江山?”遂对西岐的变化不管不顾。
申公豹出得昆仑山向朝歌而去,虽然是私自出山,但申公豹在阐教一向是个边缘人物,虽然有着亲传弟子的名头,但无功法,无法宝,顶替了黄龙真人这个三无道人的位置,让申公豹很是不爽,现在已经成为了阐教之人的笑柄,好在其还算争气,数十年就成突破成仙,也让众人刮目相看。
申公豹第一次和姜子牙相见时,心中就不由的有种恨意,这次姜子牙奉命下山,原始天尊将封神榜、打神鞭、杏黄旗等交与其使用,听到此情况更是恨意滔天,阐教已让申公豹没有任何留念。
“姜子牙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