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屋前啼哭,有房子被冲垮了的,有田地被冲毁的了的。
赵正午愁的眉头紧锁:“这该如何是好啊。”
云燕在背篓里也是愁眉不展,她才刚出生,可不想被活活饿死。
她想到自己前世是居住在沿海城市,从县令夫人和思梅之间的八卦中估计,河西村也应该离海不远。
她从小就听说过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大海就是一个天然的食物仓库,在这个时代,资源必然是过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是怎么能到海边那是一个问题。
现在,云燕的小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引导赵正午去海边。
按照这几天的判断,她只是时间穿越,空间则是回到这个时代的同一地点。
那么这里应该就是她生前居住的地方。
云燕开始努力回忆着地形,现在河西村的位置是在山脚下,按照她的记忆,翻过这座山对面应该就是海。
前世这座山被政府开发成了旅游区,建了盘山公路,当时她开车绕山半周大概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可见这座山并非大到人力不能翻越。
现在她 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跟着赵正午上山。
她知道,田地被冲毁,人们一定会上山找吃食。到时候她就会有机会。
果不其然,第二天,赵正午就戴上斗笠,准备上山看看能不能挖到点野菜,或许运气好,还能打到点野味。
云燕又故技重施,使得赵正午背着她出门。
这么想的不只是赵正午一人,路上他就遇见几个跟他一样上山找吃食的村民。几人便搭伙一起往前走。
几个人都是愁眉苦脸,一个村民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原本连年干旱,这山上能吃的早就被吃完了,本想着今年雨水多是个好收成,不想旱灾直接转成了洪涝,里长,你说咱们怎么就这么倒霉。”
另外一个跟着附和:“就是啊,是不是老天爷在惩罚我们。”
赵正午正色道:“别胡说八道,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勤勤恳恳的庄稼人,谁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了?我听说也不止咱们一处受灾,唉,忍着吧,只要活下去就总能熬到好日子。”
他的这份坚忍是飞燕十分佩服的。
几个人在山上逛了半天,除了在树根下找到几个蘑菇,就毫无收获了,更别说什么野味了。
三年旱灾,山上的野鸡野兔早就被他们吃绝了。
赵正午叹了口气,就想要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