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别无选择(2 / 3)

倒是回答的十分及时,“当然是为了继续刚才的事情,方才已经有人找到小屋了。”

对于他所说自己与林净君父亲曾经的事情,林净君本人并未表达出想要知晓的欲望,正因此,秦越心中郁闷,好似自己要表演的大戏,无人捧场。

“在我七岁之时,先皇特许我住在太傅府上,也就是此处,相比于宫内不知快活了多少。那日题字文韬武略,受太傅夸赞,于是便把它带回了宫给我母妃看。”

这段回忆里的他是自由快乐的,可渐渐缓下来的语速却彰示他不如表面那般平静,“母妃与我说道,随太傅学君子之道终有一日可做到文韬,若无践行,武略却不可熟知。”

“当时我没多想,不日后便得到消息,我将拜林将军学武,皇子征战并不少见,这是母妃给我安排的出路,只待万寿节后随林将军去定北。”

林净君突发猜想,从与秦越初见,他便专找她的不快,或许是因为当年淑妃坠楼,传言是受林府领兵所害。

既然他早就对她的身份有所怀疑,为确认是否是仇人之子,自然对她多有关注。

秦越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之人,若向他言明自己所图,先前计划合作之事说不定能如愿进行。

“可是林将军害死了淑妃。”林净君相当直接,想要试探他的态度,不曾想得了秦越轻蔑一笑。

“你既知如此,竟还顶着林姓出入朝堂,惹来诸多猜忌,真是胆大。”

林净君低下头,似乎与他聊的格外愉快,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言语中透露着轻松自然,“家父姓林,不敢忘本,更何况我林氏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外人编排,若有冤,大理寺少卿之职便在于此。”

“你倒是想得开。”秦越又起了坏心思,将手中字幅卷轴递给了林净君,“林将军与你同属林氏,你可有想过介入当年之事?”

见他揣着明白装糊涂,林净君乐得与他周旋,“如今已是十五年后,且不说下官出任大理寺少卿不久,就连证据与证人是否尚在也是一大难题,王爷若有此意,自行求证也比寻人相助要靠谱得多。”

“直至今日,本王才发现林少卿还是个伶牙俐齿的。”秦越笑得开怀,那股风流无赖劲儿又出来了,“林少卿能力上乘,谦逊知礼,假以时日定能成为社稷之才,三公换代或有你一位。”

“王爷谬赞。” 林净君接过那幅字,不知道他是何意,“王爷为何将自己珍藏的东西交予我?”

秦越瞥开眼睛,看向那个破败的秋千,“不过纪念之作,当时用作警醒罢了,算不上珍藏,不过林少卿可有想过修得文韬武略?”若是有此想法,会向谁求教呢?

虽苏太傅久浸朝堂,权术一类已是了熟于心,可纵横捭阖之术应当亲验,由人身传方为上策。

在他前世尚未赶至京城之时,尚未听说过城内出现有何种战术才子的人物,不过若是说林净君光凭自己去悟领兵阵法,他却隐隐间有些相信确为如此。

“我本无此意,若王爷非要问个底,那自然王爷才是最好的人选。”

秦越一听此话,竟然有些脸热,面上装作并无触动,正色微怒的模样,仿佛在指责她所言为虚,“那如果本王不在京城之中呢?”

林净君难得说了句夸赞他的话,却见他反应不对,越发摸不着他的脾性,“若无奇遇,我应当不会找上他人。”

领兵打仗需要战术阵法,稍有不慎则易葬送数千数万人之性命,折千万户之顶梁柱,因此能以主将自称之人必定从军营极小职步步攀升,眼界与胆量不断提升。

当年她父亲正值而立之年便坐上了主将之位,离不开他的骁勇善战与变幻莫测的排兵布阵之能,而秦越虽非主将,但定北军在他手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