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之乱,足以毁了木元村。
“爷爷,我们家的孩子总有一个走科举,这东西,日后可成他们其中一人的助力。”
“阿姐…”也只是今年的日子好了,他们才没有饿肚子,若是往年那般,哪怕是夏收过去,陈细枝煮粥也是计算着煮,吃不饱,也饿不着。
更别提什么肉,什么点心。
所以家里的孩子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也明白一斤产出七十斤的是怎样的存在,更知道这东西的价值。
可他们的姐姐王青曼就这样轻描淡写,把功劳让了出去。
家里的男丁,除了年纪小的,都觉得心口像是堵了一团东西,涨的厉害。
王青曼倒是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她施恩图报,这些人记得她的恩情,往后她的日子才能更好过。
可别指望,亲情真的能拴住谁,利字为先,她给的助力,其他人便要百倍还之,她可不是什么盛世小白花,不计回报。
主要的是庆朝无女子为官的先例,她也不确定庆帝会不会因为她一个女子的这些贡献,就开女子为官的先河。
所以与其换来一些不必要的金银赏赐,不如留给更需要的人,换来权势。
“阿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日后我便是你的靠山。”
看着王青旗准备头悬梁,锥刺股的架势,王青曼怀疑自己是不是刺激的有点过头了。
王大川却觉得满意,“日后,不管你姐姐将这一半功劳给谁,你们都不能觉得你姐姐偏心,这份功劳谁的学问好,谁有本事考上就给谁,没有本事的人最好学会闭嘴。”
“无论将来如何,我跟你们奶奶百年后,你们都要善待你姐姐,记得她的恩情,记得她为你们做的这一切。”
王大川说完,还是眉头紧锁,他觉得这些话用处不大,不行,要想个法子约束住这几人,他大孙女一心为了家里人,他要让她成为家里地位仅次于他跟陈细枝的人。
所有孩子都点头,闫礼在一旁也忍不住跟着点头,其实不用王大川说,自从家里的孩子知道王青瑶用了王青曼的方法从那些人手中逃脱以后,他们对于王青曼的崇拜就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他们的姐姐还能种出好吃的瓜,从未听过的粮食,还能帮家里人挣钱。
这一桩桩本事,早就让他们服服帖帖了,根本不需要王大川耳提面命。
王大川不知道孩子们的想法,他正努力想办法,提高王青曼的地位。
傍晚,出去巡视农田的洪图言回来,神情有些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