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八百多文,纹银能兑一千文。而雪花官银,则能兑一贯大钱、一千一二私钱。
颖安县不是大城,二两摇丝银就足够一家三口用两个月了,现在朱大肠居然一出手就是二两雪花银!
众人眼睛都亮了。
朱大肠满意了,再次强调:“这可是邹乡宦赏的,不信你们跟邹乡宦的小厮们打听打听。邹老夫人可喜欢我献的那道菜了,又可口又香,还软乎乎的容易克化,高兴得不行。邹乡宦这个大孝子,一抬手就给了这个数!”
他张开肥短的手指,脸上喜滋滋的都是笑:“嘿嘿!”
五两啊,还是雪花银!居然就落到这胖子手里了!
四邻又是惊叹:“看不出来啊,涵哥儿这败家子还有这本事。”
有人酸溜溜的:“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涵哥儿可真能藏。”
还有人暗中搓火:“涵哥儿跟我们没交情,不说也就罢了,把义妹托给人照顾却瞒着挣钱的法子,啧啧……余大娘子,我可真替你冤。”
杜玉娘来了颖安县就听说义兄的名声不好,眼看着这会儿义兄挽回了颜面,生怕古家二老对他有意见,忙解释道:“义兄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绝不是对不起大叔大娘!”
“对、对。”朱大肠得了好处,也为江重涵说好话。“不是我王婆卖瓜,就说把猪皮汤摇成薄饼再切成冷淘这道工序,整个颖安县除了我,没人能做好。涵哥儿若是找别人,别说赏钱了,白搭进银子,做出来还烂乎乎的,恐怕邹府的管家看了菜就要撵出去。余大嫂,你千万别误会他。”
说完,他把银子放在竹篮里,整个塞到余大娘怀里。
“余大嫂,这是我自己做的熟切,不值什么。本来我是要给涵哥儿的,但涵哥儿上午同我说,你照顾他妹子,很是辛苦,让我把东西都给你们。你拿着,我回去了。”
他塞完就松手,语罢转身即走。
余大娘只能抱住,没想到这竹篮分量不轻,她哎哟一声,差点摔落。拿着戥子的老妇趁机掂了一把,又撩起盖在上边的干荷叶瞧了一眼,登时目露羡慕之色。
“是什么?”等老妇回到自家门口,马上有人围上来问:“熏肠子么?”
虽然语气嫌弃,但如今一碟熏肠子也要十四个钱呢,他们也不是每天都吃得起的。
“哪是呀!”老妇咋舌,“满满一大盘的猪头肉!还有两只卤好的蹄子和一条鲜鱼!”
“这不得三四钱银子?顿顿都吃肉也够大半个月了!”邻人嫉妒地看着走进屋去的余大娘,止不住酸起来。“怎地就古家这般好运!”
若是今早涵哥儿托付义妹的人是她,这大半个月顿顿有肉的就是她家了。
“你怎么不说朱大肠好运呢?”老妇也羡慕嫉妒。
朱大肠舍得送三四钱银子的熟切,得到的肯定不只是三两银子而已雪花银。若她们也有朱大肠那手艺,江重涵哪里会舍近求远?
这献菜的活儿肯定落在她们头上。
那可是三两雪花银啊!
而且献菜相当于在邹乡宦面前亮了招牌,有一就有二。虽说以后遇不到整寿,不能有五两银子这么丰厚的赏钱,但富贵人家一道菜赏一二钱银子那是常事。
这么好的门路上哪找去!
最后一句话想完,众人不由得对望了一眼——上哪找去,还用说吗?
江家虽说败落了,江重涵到底是吃过见过的人啊!
“唉!”余大娘关门的瞬间看到众邻居的神色,不由得叹了口气。
“大娘,我义兄他……他……”杜玉娘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边,想解释,但又不知道怎么解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