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村子里只有十二户人家愿意走,加上小草的娘家是十三户,他们舍不得这唯一的闺女,便想着哪里都可以打猎,也就跟着一起走了。
现在天气热,大家卯时初(凌晨五点)就已经在村口集合完毕,十三户人家,呼啦啦的将近一百个人,把村口堵得严严实实的,每家最少都拉了两辆独轮车,背上,手上也全都拿满了东西,吃饭的锅碗瓢盘,干活的各种农具。
唐彩儿这回也背了一个大背篓,站在队伍的后面。
小草一脸崇拜的站在旁边,因为这两天,她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好多东西都不翼而飞了,每次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在唐彩儿背后的背篓里了,也就是说她婆婆差不多把家里十分之一的家当都背在身上,简直是比她爹还要厉害。
在唐彩儿偷偷减少东西的情况下,除了塞得满满当当一牛车的东西,每个人的身上也拿了不少,真是破家值万贯,每样东西都想要,每样东西都不愿意丢弃。
要不是唐彩儿拼命的阻止大牛,他还想把自己的床板都带上,说是爹当年亲自给娘做的,不能不丢弃。
骡子也让大牛二牛照着牛车的样子,用家里原有的木板以及门板,也做了一辆骡车,上面只放了些轻便的东西,三个蛋坐在上面,还留了两个人的空位,一个不用说就知道是唐彩儿的专属座位,一个是大家轮流用来歇歇脚的。
“村长,你们就不能留下来吗?在村子里,起码我们还有地还有房子啊!这去了外面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个不愿意离开村子的老阿叔拉着村长的手不放说道。
“是啊,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怎么能抛弃自己的祖宗呢???”
“在村子里起码还有一口饭吃,大家也能互相帮忙,要是去别的地方我们就是外乡人了,是要被别人欺负的啊!!!”
有不少不愿意离开的村民在劝告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能留下来,这苦日子熬一熬就过去了,这几十年大家也都是这样熬下来的,为什么现在就不能熬了呢???
他们都十分的不能理解,只觉得他们脑袋是一时坏掉了,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刻唤醒他们。
但是他们都小看了离开者的决心,每一家都是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离开的,他们的劝告丝毫没有动摇他们。
在少数村民依依不舍的目光下,他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去镇上和县里的路,村长一家比较熟,所以是他们在前面带路,其次是谢族长的一大家子,唐彩儿和小草一家则是在最后面。
到了村子外大一点的路上,才发现好多人也开始赶路了,大家都是想趁着太阳不热烈的时候多走点,毕竟在太阳底下可不好走,别说现在还这么热,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热死在路上。
当然也看到不少还躺在路不远处的树林里睡觉的,这样的懒汉哪里都会有。
这两天大家准备得很充分,该买的也都买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们是直接绕过镇上往县里面去的,去县里正常的走路需要三个时辰左右,现在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像是出去春游一样的走走停停,走了两个时辰也才走了一半的路,村长看大家累得不行了,不得不让大家在路边的树林停下来歇歇脚。
一停下来村长便叮嘱村里人:“大家歇下脚,简单吃点东西,趁现在太阳还不大,我们再往前走走,争取在中午时到达县里。”他们出发得早,现在也就巳时初(九点),要不是看大家都累得不行了,没有力气再走了,他都打算一鼓作气的直接就走到县城去了,毕竟他因为脚伤,一直都是坐在自家的牛车上,也就不觉得辛苦。
唐彩儿看了看他们停的这个地方,是一块比较平坦的山谷,周边都是一些青黄不接的树,能遮挡一些太阳,地上的草也都是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