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开夜市街,现在已经在规划当中。
还有就是七上八下的原则,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得到了放宽,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查你雇请了几个员工。
再有一个,就是个体户出行难的难题。
省里已经有了明文规定,已经办理了身份证的省内流动人口,可以凭证入住旅社、宾馆,相关单位无故不得拒收。
一省之规,当然只能对全省有效,出了省界,别的地方管不管用,那就要看当地的政策如何。
还有一条,个体户申领执照的问题,路边的小摊小贩,不再强制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
而且办理执照的前置审批手续,已经减少到30项,营业执照在申领日之后,15个工作日之内就可以下发。
当年个税的起征点是每月收入800元,小摊小贩很难达到这个起征点,办不办营业执照,意义并不大,反正每天有人沿街收工商费。
个体户代表们提出来的几个大难题,都相继得到了解决!
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李云海的功劳。
甚至有人觉得李云海手段通天,代表们提出来的难题,随便一个都是难于登天,没想到李云海这个会长全部给解决好了。
就连唐玉霞都有这样的错觉。
其实李云海真的是搭上了政策的便车,托了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福。
但别人想到这些事,就会不明觉厉,以为李云海实在太厉害了,在西州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
难怪省个协的那帮人,一个个对他都恭敬得很,估计他们也有此感受吧!
李云海汇报完毕。
唐玉霞问他,开电脑学校的场地找到了没有?
李云海说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唐玉霞说道,南门口靠近城南路那边有一幢楼房,刚刚腾空出来,你看可不可以?
黄兴路往南走,一直走到南门口,那边便是城南路,也是西州古城的最南边。
城南路再往南,就是劳动路。
李云海对那一片也熟悉,说道:“那个地方也不错啊,靠近黄兴路。面积有多大呢?”
唐玉霞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一个电话号码,递给李云海:“你联系一下,去那边看看吧!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是一家单位搬走了,好像有五层楼高,面积还挺大的。”
李云海最中意的地段,是火车站附近和五一路,因为交通最为发达。
他在周边转了好几天了,也没看到合适的房子出租。
现在有一整幢楼空出来,这无疑是个好机会。
他拿到电话,回到办公室里,便打电话过去。
对方接听电话,听说是商业局的人要看那幢空楼房,倒是十分客气,积极的说道:“李科长,你什么时候有空?现在吗?好啊,我现在过去等你。好,再见。”
李云海放下电话,骑着摩托车前往,从五一路转入黄兴路,很快就到了南门口附近。
南门口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商圈,十分的繁荣。
李云海根据地址,找到了那幢大厦,原来是属于省皮革工业总公司所有,公司和工厂整体搬迁走了,留下了这幢五层楼高的楼房。
皮革大楼每层楼的面积有300平方米。
一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正常可以摆放50套桌椅。
300平方米,相当于5个教室大小,至少可以摆放250台电脑。
皮革大楼有五层楼,可以摆放1250台电脑!
相当于25个教室,抵得上一幢大学的教学楼。
李云海很满意这幢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