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闪电(1 / 4)

11月,是收获的季节。

11月6日,“青山”基地正式完工,同时

青山基地,就是新远另外建设的核基地代号,经过了一年的建设,以首个试验型反应堆运行作为标志正式投入实用。

核电站的标志性建筑物,两个巨大的“烟囱”(冷凝水蒸发塔)终于在竖起几个月后开始冒出白烟,为运行中的反应堆降温。

新远、华国电投、广核、194所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高层人员一起见证了“cu-15”型试验反应堆的开机仪式。

cu-15,c代表常规构型,u代表反应堆原料是铀235,数字15代表发电功率是15万千瓦,也就是150mw。

cu-15并不是nape采用的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缩写sfr),只是用来进行那些耗电量颇高的测试以及供应基地使用,自产自销。

但cu-15完全是程南开带头全自主设计的,采用了部分缩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的新技术,甚至用上了来自nape的有关设计理念,从青山基地建设中途开始建造。

上面对新远直接自行设计反应堆很不放心,经过再三商议就由蓉城194所(核动力研究所)派出一名专家进行检查,要求必须验收通过才能投入实用。

cu-15并非sfr,并不需要太注重保密,加上194所派出的专家也是已经脱离一线工作的共和国早期研究员,也就同意对其开放。

王禄注视着控制室里的各项参数,有些感慨地说道:

“cu-15已经是相当优秀的三代堆了,就是功率上限比较小,小程,你们的设计太巧妙了,堆芯工作温度那么高。”

在旁边的控制室里,郭申和谢廖夫看着因es-6试验机不断增大功率而飙升的电流,心中默默计数。

c级基地,依照谢廖夫的“螺旋”计划,由新远在h1上复活的h1w无人航天飞机正式出厂。

10台tp-25在腾云工程上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部分管路互相连通以提高性能降低重量,总重不能超过15吨。

“es-6:电离-气尖联合推进试验,

约7、8秒后,当输出推力达到5.5吨的时候,引擎的尖叫声骤然减弱,迷人的蓝色尾焰也渐渐平息下来。

这当然不是基地人员冗余太高,而是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青山基地也预计要1000人才达到初步完全运转的目标呢。

11月8日,上午11点,距离阿美大选战出结果还有十多个小时,差不多京城时间凌晨会统计完毕出结果。

王禄摇摇头:

“在以往我们的概念中,核热发动机的设计与原理比较简单,与主要发电用的反应堆区别很大,而且空间核热推进的效费比不算高,所以……至少194所没有。

大名鼎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因为堆芯的温度过高导致,要不是救援人员用人命抢救,熔毁后就会酿成更大的威胁。

郭申掐表,一看刚好74秒,比上一次多了三秒钟。

不过现在老板倒是难得在基地,而且还是和航天局的几位一起。

简直是……不可思议。

程南开就站在他身旁,脸上也是那种胸有成竹的处变不惊。

掌握着新远这驾超级马车,感觉比在联盟时期还要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这也是一个空中机动发射的优点,可以自由选择落区和尽可能降低纬度,节省最多5%的燃料,转移到载荷质量上可能有一百多公斤,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nape很先进,液态金属反应堆在船舶上应用也是前沿技术,就是安全性方面不如传统压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