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曙光(2 / 2)

它的工作量之大,完全对得起仅仅一千多万的造价了。

不过比起探月,实际上林炬更想吐槽的是航天局发力后的疯狂速度。

长征十号虽然注定是理念落后的一次性产品,但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研发并制造出来,只能说原来还是压力太小没动力,个个都忙着评职称忽视了世界竞争,现在就好多了。

sls火箭下一发什么时候?反正比长十迟很多了。

想到探月,林炬对佘院士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佘老,阿波罗计划做了一次飞船全状态绕月飞行是因为技术原因不够,为什么曙光计划也做一次?其实我觉得都可以直接在

佘院士:“阿波罗计划确实是技术因素,

虽然下一发长十登月理论上可行,但我还是决定稳妥些,关乎人命,以最小心的态度都不过分。再说了,现在进度已经很快了。”

作为曙光计划总师,佘院士此时说的话自然会影响到计划的进展,基本就是事实。

林炬:“那登月航天员呢?现在确定了吧?”

佘院士:“两个乘组都确定好了,其实半年前就基本定了下来,具体是哪些人我不能说。”

虽然嘴上说着保密,但林炬其实差不多是知道的,新远的宇航员和航天局都是一起训练,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知道大致情况,不过心照不宣嘛。

“你们呢?h2应该差不多了吧?”

佘院士所说的h2,是搭载了a100的初始版h2航天飞机。

外界所传的所谓航天局买下

新远自己的建造计划本来就是首批两架h2和两架h2m,最先完成的三个机体中优先把前进号建造任务的常规动力版造了出来,

林炬:“a100的地面测试已经完成了,结果还算理想,我们不打算再多做试验,下一次就直接把量产的a100装上去,预计5月或者6月载人进行首飞。”

h2最初是设想使用甲烷燃料的a100发动机,不过在进入实际研究后发现甲烷分子量太大实在难以达到要求的比冲,就还是改回了系统出售时的液氢燃料,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

氢原子的质量只有甲烷分子的1/16,是提高比冲的最佳之选,就是贵了些和存储麻烦,但对于a100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佘院士虽然也对a100有一些了解,但还是对这台堪称划时代的发动机如期达到设计指标感到震撼。

假如真的按照设想的技术参数,h2完全可以带着5名宇航员和登陆舱从近地轨道出发,用10到20个小时到达月球后进行登月,然后在7到8个小时以内返回地球,总共消耗不超过10吨燃料。

这一章还没写完,实在太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