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老夫人看到池安这般稳重又会来事,再一想池老夫人的智慧与干练,实在不能明白池氏怎么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再一想刁奴可恶,便连带着将吴姨娘又厌恶上了。
郎耀宗不敢出挑,只好规规矩矩的低头吃饭。
倒是郎澴娪又来活跃气氛。
饭桌上便跟大家讲了最近与颜文心和郑妙涵准备的《案件手札》话本子中的一则小故事。
故事好玩,众人听了都挺开心。
郎承熙也有些兴趣:“《案件手札》?”
便是池安也跟着好奇。
郎澴娪便解释了一番《案件手札》的由来。
“这样一则能通过故事让百姓知道一些有用的律法知识,算得上教化百姓,于颜大人的官声也有好处。另一则,咱们郎家茶楼出去的故事,这也是为咱们郎家打名气呢。”郎澴娪微笑道。
郎承熙闻言再想想刚刚那则小故事,确实很有意思,大多数人是不乐意去听什么大道理的,更何况枯燥的律法,但是好玩的故事大家却喜欢。
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的不也就是身边人的事情吗?好奇心这种东西最是泛滥了。
“这法子甚好啊!”郎承熙抚掌称颂。
“知县小姐都喜欢的法子,自然是好的。”郎老夫人看见大儿子露出笑颜,也愿意多夸一夸郎澴娪:“你不知道,娪姐儿着人写的话本子让全县城都知道咱们家胭脂铺的东西好用了,常常卖脱销呢。我有些个老姐妹都找到我面前,想要给家里的孩子们买东西呢。”
郎承熙闻言与有荣焉,心思也活络起来。
池安与他共事多年也想到一处去:“回头咱们再南下,就带些话本子过去,请茶楼去说书,让更多江南的老百姓都知道咱们郎家商行。”
“我正有此意!”郎承熙点头赞同。
正好他们要将妆粉等卖到南方的铺子去,这么一来就能直接用这边的话本子进行宣传。
有来头有故事的商品总是最能让老百姓记住。
“这次咱们郎家也有茶叶了,这收茶园也颇有故事,我回头让人也据此写个话本子,把咱们家的茶叶与孝道与教养后人挂钩,平白就能比别个多一分特色!”郎澴娪笑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点好!”池安不禁夸赞:“哎呀呀,我看妹夫那些聪明劲儿都让娪姐儿给继承了!”
“娪姐儿打小就聪明。”郎承熙有些得意,心头的郁气也散去几分,也有心聊一些其他的话题:“对了,这次回来还带了许多江南文社的文集,前段时间有个叫‘无相子’的才子给振藻文社寄去几篇文章,很是被追捧!宗哥儿和墨哥儿可以看一看。”
池安闻言也目露感慨:“那无相子的文章我也看过,言之有物,说的虽是为官之道,却洞察入微,对百姓疾苦深有体会,若是此人能够高中,定然能造福一方百姓。”
“那我可得好好拜读一番!”郎耀宗赶忙表态。
池文墨也是有些神往。
郎澴娪端茶,挡住自己的神色。
哎呀,一不小心竟然又出名了?
不过,当官恐怕是当不了的,实在遗憾。
但文章还可以继续写!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饭后池安便和池文墨回池家去了。
郎承熙这边则着人负责妆粉的生产问题,这一问,大女儿早就安排的妥妥当当,郎承熙省心极了。
当即便大手一挥,新开的胭脂铺都归郎澴娪全权处理,将来就是她的嫁妆。
还有郎家茶楼,郎澴娪也有管理权。
甚至让郎澴娪意外的是,家中书铺也允许郎澴娪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