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父子俩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中。周雪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看着父亲那威严而又略显疲惫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家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让父亲感到了极大的失望。然而他心中的倔劲却让他不愿轻易低头认错。于是书房内陷入了一片尴尬的沉默之中······
周鸿颓然靠在了桌边,眼神深邃地注视着站在面前的儿子周雪卯。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仿佛每一道皱纹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林小风,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他顿了一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似乎在给儿子思考的时间。
“他是陛下的心腹,与太子情同手足。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握着关乎所有人命脉的锦衣卫。”周鸿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对权力的敬畏,也是对林小风的肯定。
周雪卯不屑地笑了一声,眉宇间满是不服:“父亲年轻时自诩敢直面圣上,现在却因权势惧怕林小风,未免有些太胆怯了吧?”他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挑衅和不甘。
周鸿缓缓闭上眼,胸中的怒气开始酝酿。他努力压住性子,声音略显沙哑:“惧怕?为父一介文官,当年尚敢随陛下征战沙场,又岂会惧怕权势?”他重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地盯着周雪卯。
“论权势,为父也未必比林小风小。小的是你的眼界!你看不见朝廷里的错综复杂,看不见天下人心大势!”周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儿子的严厉和期许。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仿佛陷入了回忆:“林小风是当世人杰,老夫走遍了靖江天南海北,也没见过他这种奇才。不到三十岁便入朝为官,屡立奇功,随便拿出一件都足够让他永载史册。他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
周雪卯梗着脖子,脸上满是不服气:“屡立奇功?莫不是父亲在给自己找托词,找台阶下吧?”他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挑衅。
周鸿猛然转身,大喝一声:“放肆!”他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杵在地上,双目圆睁,威严逼人。
“世人愚昧擅忘,看不透真相,枉你自小到大读书!”他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震得周雪卯心头一颤。
周鸿拄着拐杖,缓缓踱步,声音逐渐平和下来:“靖江的造纸术、新的粮种,都与林小风有关。下西洋、造火车,更是他一力促成。这些成就,难道你都视而不见吗?”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林小风的赞赏,也透露出对儿子的失望。
“民间百姓,乍见火车时口称神迹,然而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视之如常,甚至不屑一顾。你这样的头脑和眼界,跟那些民间愚夫愚妇又有何区别?”周鸿的话语如同一根根利箭,直刺周雪卯的内心。
周鸿的话语让周雪卯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在工厂里的生活,想起厂中工友们聊起自己的生活时的神情。那些平凡而朴实的脸庞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是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这一切,都是林小风带来的改变吗?
周鸿见儿子陷入了沉思,继续说道:“为父常年在外,对你的管教确实有所疏忽。但是我没想到你竟然没有丝毫长进,只知道与那些闲散之流厮混在一起。”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这靖江的江山,为父不敢说全部看过,但至少也看了五六成。以往虽然不能说饿殍遍地,但是大多数百姓也是饥寒交迫。一户寻常的农家有一件猪皮制的衣裳,祖孙三代换穿。你可知道那衣裳有多硬、多冰冷?”周鸿的声音逐渐低沉下来,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艰辛岁月。
周雪卯听着父亲的话语,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他从未想过这个世界还有如此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