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3 / 9)

!”这个命令在顺军中回响,让每一个士兵都感到了死亡的威胁。他们知道,在这场战斗中,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活下去。

城上的守军没有时间欢喜,因为流贼又一次攻了上来。“带着一丝焦急。然而,火药却已经快要用尽了,“你们几个两人一组往城墙上搬火药!”这个命令在守军中回响,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地补充火药,才能抵挡住顺军的攻势。

“起锅烧油!流贼又攻上来了!”阜成门上的守将李副将一边指挥作战一边时刻观察着后勤补给。他知道,在这场战斗中,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不亚于前线的士兵。只有保证了后勤补给的充足,才能让士兵们有足够的战斗力去抵挡顺军的攻势。然而,就在此时,一门神威大将军炮却突然炸膛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守军们措手不及,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望向那门已经炸膛的大炮。李副将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这门大炮的炸膛可能会给他们的防守带来更大的困难。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慌乱,而是迅速调整策略,继续指挥着守军们进行防守。他知道,在这场

神威大将军炮,这尊由林小风皇帝亲自赐名的北京红夷大炮,其威名响彻云霄。它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大明帝国科技与武力的象征。这门炮的射程之远,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触及天际;其精准度之高,更是举世罕见,只需稍作调整,无论是射击角度还是火药用量,配上那精准的准星和照门,它便能如神助般指哪儿打哪儿,无坚不摧,精准无误。

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突然间,一声轰隆巨响,震耳欲聋,操作这门巨炮的士兵瞬间被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幸运的是,旁边的沙袋起到了缓冲作用,才避免了更多无辜生命的牺牲。李副将闻声赶来,一脸凝重。他一眼便看出了问题的根源连续发射而未及时降温,导致了炸膛的悲剧。他抚摸着冰冷的大炮,眼中闪过一抹怒意,怒吼道:“你们这些放炮的,以后可得小心点,别再让这种炸膛的事儿发生了!”言罢,他竟不顾一切地一屁股坐在一个炮筒上,仿佛要与这门大炮共存亡,招呼着负责的士兵说:“快点火,炸死那些顺军!我今天就要和大炮共存亡!”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一半的炮兵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开始小心翼翼地给火炮降温,清理炮膛,生怕再次发生意外。城下的顺军感受到压力骤减,趁机发起冲锋,再次攻打城墙。他们如同潮水般涌来,又似一群贪婪的蚂蚁,一点点地撬着城墙的砖瓦,一铲一铲地挖着城下的土石。只要城墙一破,他们便能长驱直入,随心所欲地抢夺这座富饶的城市。

湿棉被用完了,顺军又尝到了震天灭地雷和小万人敌的威力。他们口鼻上的湿布因高温而变得干燥,呼吸困难。冲锋的士兵们,有的被炸得支离破碎,有的被烈火吞噬,有的被浓烟熏得窒息,甚至有的被城墙上落下的巨石活活砸死。战场上,人人拼尽全力,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守住这最后的防线。

李自成站在远处,目光如炬,右手一挥,果断地下达命令:“宗敏,西直门前的兵力太薄弱了,你再派五千人去攻城!”他一定要拿下北京!这不仅仅是为了政治目的,更是为了经济。明朝为何称他们为流贼?流贼,就是四处流窜的盗贼。他们为何要流窜?因为贫穷啊!实际上,战争的背后,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顺军有数十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提军饷了。这么算下来,开支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他们起兵时喊着均田免粮的口号,导致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维持军队的开销,他们只能想办法去筹钱筹粮。于是,他们边走边抢,一开始只抢官绅、富户、地主,到后来,所到之处都抢。地盘越大,能抢的地方就越少。这次,他们把贪婪的目光定在了北京城。这座明朝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