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立刻回应道:“没错,我也听说过这事,不过不知现在是否还能领到。”此话一出,众人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之中。坐在人群中的王老六低头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对未知的命运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名男子怀抱一大摞衣物走进更衣室,大声喊道:“新衣服来啦!大伙儿让个地方,我好放下!”在场的人见状,眼中顿时闪烁起惊喜之光,迅速向两边退去,为即将发放的新衣物腾出一片空地。小吏费力将衣物堆放在长椅上,一边喘息一边高声道:“新衣裤已经到了,大家快点更换。如果你们还想保留旧衣服,可以自行带走;如果不想要,我们会帮忙处理掉。先赶紧换上新衣遮体,免得光溜溜的样子让人看了不舒服,一会儿还有新鞋要发给大家,换好衣服后暂时不要离开,所有事情都会有统一安排。”
听到这话,王老六的眼中瞬间亮起了惊奇的火花,急切地问道:“原本只听说发裤子,没想到竟然是一整套的新衣服!”小吏挥手示意解释:“刚开始确实计划只发裤子,但林大人觉得这样做不够体贴,所以今天决定改发全套新衣。”这番话音刚落,室内的人们感动不已,齐刷刷地跪下叩头,感激涕零地高呼:“感谢林大人的恩德!林大人真是难得的好官啊!”小吏见状不禁有些焦急,劝慰他们:“各位无需在此处哭泣,林大人听不见你们的声音。若真心感恩,不如在街头巷尾宣扬他的善举更为实际。”
于是,王老六满怀欣喜地起身,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崭新的衣裤。众人相互打量着对方身上新鲜出炉的新装,发现衣裤上赫然印着各种花哨的文字和图案,诸如【程记药铺】、特售龙虎壮气散、强肾健体、靖江真男人等字样,甚至连地址都标注得详详细细。大家无不感叹:“这新衣不仅样式美观,字迹工整娟秀,可见林大人对百姓生活的细心关怀!”又有议论纷纷:“这般精良的衣服配上鞋子,花费肯定不少,我们许多人已经多年未曾享受过穿新衣的待遇了。”
王老六听着周围人的交谈,眼角竟泛起湿润,忍不住轻轻揉了揉眼睛。很快,新鞋子也被送至更衣室,同样装饰着各类字样。对于这些淳朴的乡民而言,任何带有文字的东西都是无比珍贵的。众人穿戴整齐,一部分选择舍弃陪伴已久的破烂旧衣,因为他们深知林大人说到做到,尚未做工就已赠予新装,足见其真诚可贵。然而,也有部分人对旧物依依不舍,坚持将其带走作为纪念。
在小吏的带领下,众人离开了澡堂,前往另一个指定地点。那里只有几张简陋的桌案,几位忙碌的书吏身后堆积如山的是木板。王老六满心好奇地重新排队等待。轮到他时,小吏仔细核对了他手中的木牌内容,然后从背后抽出一块木板,用粗大的毛笔蘸墨挥毫,在上面写下两个醒目的大字——【力工】,并将木板递给了王老六,告知:“拿着这块刻有【力工】二字的木板进城找活儿干,随便找个墙角蹲守,就有机会赚取生活费用。”
王老六接过写有【力工】二字的木板,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疑惑这两个字如何能帮助他改善生活。鼓起勇气,他询问小吏:“大人,这两个字具体是什么意思?能否给我解释一下?”小吏略显尴尬地回答:“你不必深究含义,只需明白它有用即可。上面指示,只要持有这个木板,你就有可能找到赚钱的机会。”
就在王老六提问的同时,另一位民众的手牌被书写上【泥瓦匠】三字,王老六看到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心想三个字或许比两个字更能带来更多的收入。于是追问道:“为什么他的是三个字,而我只有两个字?能不能帮我多写两个字?”小吏看着他一脸认真,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倒是个有趣的问题。好吧,我就帮你加上两个字。”
小吏提起毛笔,在木板上添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