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175章 山民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山民问题(2 / 3)

数。

朱怡炅开口问道:“这闽浙的山民问题,有多久了?”

刚刚朱怡炅在等的时候,又陆续看了几封奏本,其中浙江巡抚王远同样也上奏了关于浙南山民的问题。

王礼拱手:“回禀陛下,这闽浙山民之问题,在大明立国之时便已有之,邬大人所奏怕是不好解决啊!”

这里说的大明,很明显是指老朱的大明国。

这非要邬思道和王远两位封疆大吏来奏禀的事很简单,就是闽浙两地的山民不服王化,全都窝在山沟沟里。

按理说,如今大明这边搞起了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等新政改革,老百姓的日子是比从前要好的多的,但那些山民还是不愿意落户。

这仔细一琢磨,其实很好理解,这些山里的山民,除了少数是那些畲人(少民)外,多数都是客家人,福建是从广东迁来的,浙江是从福建迁来的。

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求生,抵抗官府的盘剥,这些山民要在山沟沟里面对恶劣的环境,自己开垦,生活清苦。

可对比寻常百姓,却要安定的多,加上山民大多集体抱团,便是地方官府也难以进去征税搞盘剥。

而这些客家山民初期还好,勤劳致富,开垦山地,可一旦发展个几年,就会开始反客为主,与本地人争夺生产资料,从而引发土客矛盾。

明清朝廷都没办法管,一是没名目,二只要大军一来,那他们就躲进深山老林,哪怕剿成功了也实际半点好处捞不着,徒耗财力不说,报上去也是损耗大于政绩,徒惹一身骚。

原历史,闽浙粤等地的土客问题其实并不严重,因为闽浙的客家人一直都在往江西回迁,但现在朱皇帝把闽浙夺了,闽浙的客家山民无处可去。

那就只有内部卷了。

而朱皇帝的新政看似不错,至少闽浙台弯百姓确实都高呼“皇上圣明”。

可对于这些客家山民而言,皇上管他们才是最大的剥削,他们根本不愿意去给皇帝交税。

“王爱卿可有对策?”朱怡炅问。

这事儿虽然难解决,但正如邬思道和王远奏禀那样,难解决也不能摆烂啊!

若是大明富有天下,还能慢慢处理,但大明如今就这两省半,浙江还好一些,只有浙南多山,有些山民,福建遍地山峦,山民不解决,相当于福建有一半实力都得被牵扯。

“……回禀陛下,微臣有一策,可先择一易攻之地,派大军前往进剿,不服者杀,以此震慑山民,届时,再行编户齐民之事。”王礼沉思片刻,还真给出了一条建言。

杀人立威?

倒是简单粗暴,可这样太过残暴不提,还很有可能会激发山民的触底反弹,爆发大规模民乱。

朱怡炅摇头:“不可,此法太过残暴,若是个个不服,岂非没完没了?”

“那臣还有一策。”

“讲!”

王礼说:“既然山民拒绝落户,那就不是我朝之民,既非我朝百姓,那便不能卖予他们食盐,胆敢有人卖盐给山民者,一律砍头抄家。

不仅是山民买盐要禁绝,便是我朝商贩也要禁止往山中收购山货,凡是进山收货的,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而且,还要不定期安排前往山下巡查,若有没户籍者,全部抓去窑矿充作苦役,除非家人重金赎走。”

这一连串政策,妥妥的暴政啊!

果然,这台弯知府不是白当的,折腾百姓的手段确实挺多啊!

不过比起直接出兵镇压,倒是温和多了,只要肯落户,那便没那么多事。

朱怡炅皱眉说道:“爱卿的法子好是好,可若是一味经济制裁,只怕还是要出乱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