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221章 雍正问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雍正问策(1 / 3)

北京城。

乾清宫。

“真是岂有此理!”

雍正帝猛地将手中的加急奏折掷于殿下。

下方,群臣跪伏,头埋的很低,半点声音也不敢发出。

这次,不仅是允祥、马齐、张廷玉三人到场。

文华殿满汉大学士嵩祝、萧永藻,还有与马齐同为武英殿(汉)大学士的王顼龄,便连新复原职的文渊阁大学士王掞也来了。

王掞这人若是较起真来,可以算得上是废太子党了。

雍正为了体现大度,不仅没有驱逐,反而还将其召回中枢,官复原职,就连代父发配的其子也打算回头找个由头赦免了。

内阁大学士、两位议政王大臣,外加雍正器重的张廷玉,全员到场,可见这事非同小可。

是的,确实不小。

被雍正愤怒扔下去的加急奏折,是从南京来的。

写的不是别的,正是大明给康熙上庙谥,改了雍正上的圣祖仁皇帝,换成了昭宗顺皇帝。

昭宗,亡国之君,顺,恭顺。

对谁恭顺?

自然是对大明恭顺,一如昔年的元顺帝。

如此,雍正愤怒不是没有理由。

因为这不仅是在辱骂康熙,便连他也得受到牵连。

而且大明宣传部的那些官员,尤其是汪景祺,更是自作主张,写文章痛骂雍正还有上面的伪清皇帝不愧虏酋蛮夷,连圣祖这个号都敢用。

“这伪明朱逆,简直辱我大清太甚……”雍正还在发火。

殿下无人敢言,便连一向自诩足智多谋的张廷玉,此刻也半句话不敢讲。

没办法,先前刚出了一个加派的馊主意,致使山河四省发生叛乱,到现在都还没剿清。

好在雍正没有责罚,便连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半月前也刚刚从南书房侍讲学士,迁调去河南做学政。

这并非调离中枢,而是已经够时间外放了,官职中规中矩。

张廷玉何等聪明,哪还不晓得雍正啥用意。

怪不得康熙爷会选雍正继位,如此隐忍善任,确有明君之象。

甚至此次内阁会议,专程发怒估计也是计划好的。

毕竟,平日里的雍正真要议大事,都是只叫他们三人。

现在这样全员到场,既是事态严重,也是在故意表态。

发怒了一会儿,自觉火候差不多了,雍正这才略微“消气”,开口问道:“伪明朱逆,与我大清圣祖仁皇帝私上恶谥,诸卿以为该当如何?”

“主辱臣死,先帝陵寝未安,南贼如此欺我大清,当即刻发大兵讨平。”

不用问都知道,说话的是那位刚刚官复原职的大学士王掞。

这还真是伤疤没好,就忘了疼了。

在场之人,除了王掞这个太过耿直,甚至有些愣头青的大学士,其余人可都是人精,哪还不明白雍正的用意。

大学士嵩祝连忙开口说道:“皇上不可,而今各路大军都在忙于各府剿贼,着实抽不出兵力剿贼。”

王顼龄听罢,同样说道:“九月已经过半,再有一月左右便要下雪。大军支调聚兵尚需月余,届时必然行军困难,起码也要等到来年开春雪化。”

马齐这时也开口,说道:“山东、河南、山西未有一分钱粮运至直隶,三省之地更是兵戈不休,流民丛生,急需赈济,实是抽不出钱粮支持大军,还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剩下没发言的,全都山呼。

王掞似乎也反应过来,跟着跪拜。

刚刚嚷嚷着要发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