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老家了。
这听起来似乎很离谱,但要知道,这大军里头有不少清兵都被之前李勇的疲兵战术(他不懂疲兵战术,纯粹就是夜袭找机会)搞的精神高度紧绷。
好在这是白天,要是晚上,那可就不是几万人一起跑了,而是几万人的军营直接炸营。
古代军队撤退,这里头可是有着大学问,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由撤退演变成一场大溃败,比如当年的淝水之战。
很显然,吴绍安并没有这样的才能,就算有,眼下大军已经几乎接近于半失控。
吴绍安唯一能做的,就是跑的再快些,顺带尽量收拢部队。
而李勇率领的五千明军,虽然在追击过程中也基本不用说什么阵型了,但好歹基层营队结构还在。
而且明军追击,清军溃退,这天然上就有着士气加成。
清军又人困马乏,如此,结果不言而喻。
落在最后面的清军没多久就被明军追上,战斗一触即发。
什么裁汰练新,在这种局面下都失去了作用。
清军已经溃不成军,哪怕有个别几个想靠着个人武勇扭转战局。
但大军团作战,个人武勇有什么用?
有聪明的转身就跑,还有不聪明的,则直接在明军群殴式打法下,很快被淹没。
纵使这时候清军能重整旗鼓,其实也很难赢了。
因为狭窄的地形不会给他们调转方向,摆开军阵跟明军打决战的机会。
就算李靖在世,能把后面这几千人重新摆开,跟明军碰一碰就算顶天了。
清军这下是真的一败涂地!
小小的湖口之战,竟是直接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