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那康藏呢?”
朱怡炅说道:“罗卜藏丹津如此迫切的索要粮食、火器,胃口是不小,但也说明青海局势骤然严峻。康藏的鞑子残部定然出了什么变故,雍正吐血昏迷,此事十有八九应当是真的。”
就算不是真的也没关系,因为大明会通过传言,让它变成真的。
届时康藏的底层鞑子军将可不知道真相,只要众口铄金之下,假的也能变成半真半假。
这就足够了,康藏鞑子残部说是鞑子,实则起码过半都是威逼利诱过去的汉兵。这些汉兵远离汉土好几年,在康藏也没有享受到承诺的富贵,反而女人、土地都被真鞑子给抢干净了。
他们这些二鞑子的汉兵,还要参加青准战争,将性命白白丢在异国他乡。
这不是雍正在故意消耗他们,而是无兵可用,鞑子兵不想拼命了,雍正也需要靠这些自己人来支持他,所以只能将汉兵拉去送死。
要不然,青海被灭,康藏也难独善其身。
大明这边通过大量细作、商贾打探的消息,整个康藏不论汉人二鞑子,还是土著的藏人、蒙古人,全都是民怨沸腾。
就连部分真鞑子,也对久居康藏,而颇有怨气。
朱怡炅想了想,说道:“拟旨吧!康藏的鞑子已经活得够久了,如今既然伪帝雍正将死,那也是时候该出兵了。内阁、枢密院即刻开始调拨筹措粮草辎重,并且拟定作战部署。现在入冬,不宜出兵。待到来年开春,就叫四川军队直接渡河,进攻里塘鞑子,云南官军务必全力配合。明年入夏前,朕要看到大明的版图进入康藏。”
四川地广人稀,若要出兵,光是民夫后勤就是个巨大问题。
按照正常思路,应该是先在四川好好屯田移民,待到人口多上一些,才可以渡河出兵。
不过这是稳妥的思路,现在雍正都快挂了,鞑子内部不说四分五裂,但也定然群龙无首。尤其康藏地区,现如今鞑子、土司矛盾尖锐,鞑子内部又分了真鞑子、汉人二鞑子针锋相对。
这时出兵,只要很小的代价,就能将鞑子彻底摁死,甚至说不得还会有不少带路党和投降派。
若是换做几年前,鞑子刚刚入康藏,肯定不会如此。
但如今……呵呵。
人心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郑定瑞在成都府库囤积几年的藏红,总算能够派上用场了。
四川百姓虽然依旧很少,但民生基已然基本恢复,就连川西土司与明廷官府关系也都还算融洽。
明军出兵,不仅可以征召本地民夫,还能获得川西土司助力。毕竟明军愿意给钱管饭,可比残暴的鞑子好太多了。
出兵川藏的战略定下,接下来就是内阁、枢密院完善细节,筹措军粮辎重,这些都是早就做好预案的,倒也不显慌乱。
几位阁臣躬身告退,朱怡炅没有直接回后宫,而是又前往拜会客居南京的七世**伊喜嘉措,并向其请教藏地佛法。
这当然不是朱怡炅信佛了,而是康藏战争打完,接下来肯定要面对藏地、青海、西域的问题。
尤其藏地,这片高原不仅气候上不适合移民,而且宗教问题也能绕的中原王朝焦头烂额。
历史上的满清费几十年,通过不断试错尝试,才总算折腾出了驻藏大臣、驻京**、理藩院三位一体的共管方式。
而且藏地依旧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只要藏地不造反,那满清基本都不怎么管理藏地的宗教内政,只是要走了****的册封权利。
可以说,控制了****和对应的册封权利,那你基本就可以稳定控制藏地了。
朱怡炅不打算立刻就去解放藏地的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