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市,今年下半年崩盘了。
西印度公司宣告破产,荷兰又在远东连续吃败仗,先是被大明从南洋驱逐,只能退居苏拉威西和南菲律宾群岛。随即总督与议会的决裂,进一步影响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再加上中国商人持续压缩荷兰人的香料市场。
股民对公司失去信心,纷纷选择抛售手中的股票。
荷兰总部终于意识到危机,直接罢免原来总督,议会与总督明争暗斗一两年,还是赢了。
东印度公司地方派,与荷兰总部的本土派,二者权力斗争,地方派进一步占据优势。
不过荷兰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东印度公司目前正在疯狂改造商船,他们已经与英国人达成协议合作,准备共同在印度,对法国人发动战争。
英国人承诺战后会将法国人的其中一座港口送给荷兰人,只要能得到法国人的殖民港口,那就能让公司稍微喘口气。
要不然,东印度公司早晚也得破产,荷兰人的海外殖民地就全都不用玩了。
大明与英国人商定的吉大港交付时间,是在明年开春以后,跟法国人开战也是在明年。
英国人却是先迫不及待,大明中国、荷兰、葡萄牙、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全都被拉上了联军的战车。
法国人的东印度公司,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安排人员和财产转移,法国东印度公司没有法国政府的支持,纯粹就是国王用来恶心英国人的玩具。
如今,就算国王良心发现,给东印度公司支援,估摸着等支援到了,这边仗都打完了。
五国联军,就是法国海军主力来了,怕是都难打。
英国人串联五国联军,同样也不是单纯为了对抗法国人。
相反,他们是在防着中国皇帝,法国人被赶走了,印度就是中国与英国瓜分。英国知道自己实力不足,肯定斗不过中国皇帝,自然得拉些盟友保底。
而且,英国人也需要这些盟友来帮自己,在南印度攻击莫卧儿帝国与马拉塔国的印度人,抢夺与瓜分这里的殖民地。
都是聪明人啊!
带嘤搅屎棍,也不是真的只会搅屎。
……
南京。
时间转眼一过,就到了年末入冬。
天气迅速转寒,市民百姓购买煤炭,生火取暖。
富户豪族的家中,还是普遍使用更贵的木炭。
虽然煤炭如今已经价格愈发便宜,但正因为便宜,才不彰显身份,而且就算是无烟煤,闷在屋子里点火久了,也会有中炭毒的危险。
朝廷这边通过报纸,每年秋冬来临之际,都会告诉百姓煤炭取暖,务必要通风换气,以防中了炭毒,可还是会每年有人出了事故。
究其原因,还是自然科学的进展速度太慢,百姓不理解。南京已经算好的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冬天取暖中炭毒的并不多,中毒的也往往能进行救治。
紫禁皇城,朱怡炅裹着皮裘,正在谨身殿批阅奏章。
其实后宫那里应该更暖和,也更舒适,还有后妃宫女们伺候服侍。但朱怡炅还是懂得原则分寸,后宫只是皇权的政治附属品,肯定不能给她们任何可以接触到外廷政治的机会。
就算后宫再舒服,也不能真的在后宫里头办公批奏章,所以满清鞑子都是在乱来,乾清宫(寝宫)都能成办公地。
没批几封,就看到内阁呈递,关于南京煤炭报价的奏章,相比往年,价格上的浮动已经有些明显,整体涨幅还在百姓可接受范围。
这是因为朝廷及时在沿海加息,吸纳百姓存银入钱庄银号,又以银圆兑比吸纳民间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