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如许久未见的好友一般,介绍着彼此身旁的好友同僚。
陈青兕介绍的是一并陪同的侍郎,而阿罗憾则介绍一直负责陪护他的礼部员外郎李义琰。
李义琰压下心中的小小激动:“见过陈尚书。”
李义琰是武德五年的状元,论及年龄,比陈青兕要大上许多。但并不妨碍,他以陈青兕为榜样行事。
陈青兕也在昨日才知道负责陪护阿罗憾的礼部官员居然叫李义琰。
陈青兕当然知道李义琰是谁,以方正不阿出名,也是反武的中坚力量
李义琰身材魁梧壮实,两眼炯炯有神,眉目之间透着一股英气,是一位非常有韵味的中年男子。
陈青兕很自然的回礼,尽管有心将这位人才拉进清流党的阵营。
不过今夜的主角是阿罗憾,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只是作了简单的问好,又与阿罗憾随意闲聊。
直至宴会开始。
阿罗憾、陈青兕同坐一桌首席,李义琰坐在两人的身后第二列的位置。
李治这位皇帝也表现出对阿罗憾的器重与信任,践行宴会并非只是摆摆样子,亲自与阿罗憾说了好些话。
阿罗憾感激涕零,不住说着皇恩浩荡。
陈青兕也在一旁帮腔。
阿罗憾这种外交型人才实在是太难得了,他的价值很多时候胜过千军万马。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帕米尔高原,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罗憾这个波斯王子的身份在西方很值钱的,大唐并不缺外交型人才,能力也不见得逊色于他,但没有阿罗憾身上的血统,在西方诸多贵族面前缺乏相对应的认可。
李治明显意识到阿罗憾的价值,大见亲待。
陈青兕灌了阿罗憾不少的酒,这位波斯王子有些醉眼蒙眬,看着宴会上裙摆轻舞,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的宫廷仕女,大着舌头说道:“我早就听麦麦迪说过陈尚书了,只是不敢相信,陈尚书竟短短数年,晋升至此,了不起呀。”
麦麦迪?
陈青兕略微一思量,想到是谁了,吐火罗的使者,也是王储。那是在多年前的一次春节宴会上,为了了解吐蕃在西方的布局情况,刻意结交的。
双方一个说着吐蕃的坏话,一个说着大食国的坏话,皆有自己的意图。
陈青兕顺着话题询问:“麦麦迪王子现在情况如何?”
阿罗憾叹道:“已经战死了,被大食杀害的,他是英雄,死在了保卫吐火罗的战场上。”
陈青兕一时沉默,他对麦麦迪并没有多少情谊,只是想到了对方在国子监的儿子阿巴达姆。
陈青兕推动国子监的改革,促进他国学子与本国学子的往来交流,阿巴达姆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青兕现在也是一个父亲,也不免感怀。
阿罗憾道:“大食与吐蕃最近几年加深了往来,他们开拓了商道,相互扶持,打击天竺劫匪,已经结为盟友。”
陈青兕对此消息并不意外。
现在唐军在青海湖驻兵,彻底断绝了两国的商贸。
吐蕃想要发展经济,只能加深与大食国的往来。
大食国不管是否想要东进,还是想压制华夏文化影响力的西传,与吐蕃联盟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大食国、吐蕃的结盟,那是各取所需,相互得利,完全可以预见的情况。
阿罗憾接着道:“吐蕃想要青海湖,大食国想要西域,彼此强强联合,对于朝廷、对于波斯、吐火罗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