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监视调查,若感觉调查进展困难,可以暂时放弃。”
“放红党市委成员离开?”
“确保不要节外生枝。”
“属下明白。”
汇报结束盛怀安回到自己办公室内,等到晚上池砚舟率领警员回特务股报到,盛怀安就将其叫进办公室。
“股长,今日后续监视高嘉玉如同往常一样没有额外发现,针对与其见面的男人展开调查,暂时还没有线索。”
说完后池砚舟低头不再言语。
盛怀安开口言道:“针对反满抗日分子的调查要小心,尽量不要打草惊蛇。”
“属下明白。”
“如果对方有察觉到你们的调查,可以抓捕。”
“是。”
这个命令在池砚舟看来很正常,特务股总不能放任反满抗日分子逃离吧?
池砚舟不知道的是,傅应秋明明说可以放对方离开,要确保不节外生枝。
但盛怀安在这一次的任务上,与傅应秋的看法产生分歧,红党市委能安排与高嘉玉见面之人,身份想来不会是外围成员。
能负责抗联过冬经费筹措的人,又怎么可能是基层人员。
且冰城之内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暗中给红党提供经费支持呢?
只怕抓到这个人就能有所斩获,你让盛怀安放弃他心有不甘。
冰城乃至整个东北的局势近年来变化很快,日本人由次长监视改为直接掌管各机构部门的事情,屡见不鲜。
中央保安局的成立,更是说明警察厅特务系统功能进一步被弱化,权利进一步被蚕食。
是危机却同样是机遇。
盛怀安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此番决定倒也不是他冲动,而是盛怀安想的很明白,红党主动接近高嘉玉。
特务股监视高嘉玉发现红党分子身影,这与抗联有任何关系吗?
没有!
既然如此为何犹豫踌躇,刻意求稳。
傅应秋身居科长一职在警察厅内都有一定的话语权,特务科本就特殊。
科长求稳盛怀安能理解。
却不表示认同。
他很了解傅应秋的性格,认定的事情无需旁人劝说,所以盛怀安打算先斩后奏。
关东军参谋部的清剿计划,无非就是利用抗联队伍内的潜伏卧底,掌握抗联行动的轨迹,一直追击不停。
让抗联队伍没有时间获取过冬物资。
倒也不是不想围堵尽早解决抗联,而是密林之中地形复杂,你若围堵对方肯定会第一时间逃离,反倒不如一直在后面追击,使得抗联疲于奔命。
等到入冬之后依靠严寒天气,就能解决一半以上的抗联成员,到时再利用卧底人员掌握抗联藏匿地点。
关东军就会和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抗联交手,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将其一网打尽。
看似计划战线时间很长,但为了清剿抗联别说只是几个月,就是几年都行。
这些年来清剿任务年年都有,抗联不照样活跃!
所以付出几个月的辛苦,歼灭抗联大量有生力量,这点耐心怎么会没有呢。
你让盛怀安在城内也配合几个月,没问题。
孰轻孰重他心知肚明。
但高嘉玉明明是特务股先盯上的,红党市委成员是后出现的,为什么不能查?
能坐到冰城警察厅特务股股长的位置,盛怀安依靠的不是求稳。
该稳时需稳如泰山。
可该出手时,便需雷霆手段。
这一路盛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