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命题(2 / 3)

如此治下之才都是铁面御史赵抃的功劳,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任不到十日,百姓们都已恢复了生计,那说他好话的奏折是一封接着一封往皇帝面前递,毕竟这玩命的差事儿大家都不敢接,如今人家做的好,也不敢说人家的瞎话呀!

万一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皇帝不得把他的头拧下来当球踢着玩儿,心中羡慕,却不得不夸这人有大才!这人是个好福气的呀!这去了都没事儿啊。

那命是真硬!

今日的太阳并不是很毒辣,空气中时有一缕缕的凉风,吹来格外清爽。

这里的人们身上用着一股特制的香粉,随着风儿在空气中弥漫,那味道中带有三分艾草香,二分大蒜白,七分橘皮甜,是近日来才在这里流行的,传言能驱邪避毒。

所以当下大家人手一个,闻到这个味道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他们进了一家来福客栈,风不许看着那美貌的掌柜十分眼熟,就是说不出来在哪里见过。

说来那门口拴着一匹白马,看见她时像是遇见了故人,风不许在那儿愣神了好久,只听见小二说“这匹马儿是一位客官寄养在这儿的,长得很是灵性。客官里面请,我们还有五间上房可供客官挑选。”

“各位贵客里面请,这当下的赵御史就住着我家店呢,你们可是来对了地方!从京城来的吧?这上好的蜀衣也只有京城才经销呢!”

那一声清脆的女声,就来自那美貌的掌柜之口,屋内横梁上挂着风铃,随风作响十分雅致。

凉爽的夏风迎面袭来,悦耳的声音十分醒神,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上房,那玄木的地板,墙面的布匹挂饰有一种民族风的特色,这家店确实很小众,风不许和神乐住一间屋子,其余人一人一间。

“还是赵御史有本事呀,来这一杯我们敬他。”

这楼下许多客官都是为赵御史而来,听说这赵御史住在这儿,他们便常来光顾这家店的生意,有时还能当着人面夸上两句,他们不爱做那些围堵圣人的事儿,便总爱在这里等着,好多人看着店里坐满了,也不计较转身便去忙自己的事儿了。

能让赵御史感受到他们真诚的谢意,他们就知足,只要有人还在给赵御史表示着,他们绝不争抢,但倘若没人了,他们一定会补上!

“赵御史事不避难,上任伊始立即担当起抗灾救荒的责任,审时度势地制订出救灾对策与措施,“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是我代楷模呀。”

“听说,赵抃指示下达文书,了解各县遭受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与此同时,他走村串户,抚问存恤,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灾情,为有序开展救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这块儿地界呀,还真是少不了他!只是可惜了我们的好邻居,云梦镇呀!来,喝酒喝酒!”

“不止呢!接着,赵抃根据越州共有孤老病弱两万余人需要赈救的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救灾。他担当注重实干,尽责见诸行动,按照旧例从府库拨出粮食3000石,又从富户和僧人道士那里筹集粮食48000多石,用来补助救灾之需。十月初一开始发粮赈饥,规定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抃担心领粮人多出现拥挤,规定男女不在同日领粮,每人一次可领两天的口粮。”

“赵御史名流千古也不为过呀!”

“为了防止灾民流离失所,赵抃在城镇乡村设置了57个发粮点,让灾民就便领粮,并且张贴告示,告诫富户不要囤粮,可将粮食卖给那些买得起粮食的人。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